科教融合新探索 数学文化润课堂
——《核心素养下中年段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课例观摩研讨活动
2025年5月
为深化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数学阅读能力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创新,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开展“数学学科科教融合课例观摩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科室主任柴荣萍老师主持,教研组长、高数组全体教师和各课题主持人共同参与。活动围绕课题《核心素养下中年段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展开,由马韵婕老师执教《苏州码》一课,通过解码古代数学符号,探索数学阅读能力提升的新路径。
课堂观察量表解读
马韵婕老师对“核心素养下中年段学生数学阅读语言识别与转化能力的策略研究——以《苏州码》为例”的课堂观察量表进行解读,并结合课题流程图阐述本节课的设计理念。课堂观察量表以符号转译能力、图形语言解析能力和跨学科整合能力为一级指标,下设多个二级指标。通过观察量表的解读,老师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和评估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为后续的课堂观摩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课题研究课
本次课例的研究主题:核心素养下中年段学生数学阅读语言识别与转化能力的策略研究——以《苏州码》为例。
课题主持人马韵婕老师执教课题研究课《苏州码》,马老师分层任务激活数学阅读能力,设计“识码—写码—用码”阶梯任务,如“写数挑战”“猜数游戏”,让学生在符号转译中内化数位规则,提升逻辑整合与批判反思能力。这节课还结合历史背景、文化对比,深化学生对数学语言系统性与文化价值的理解。
观课交流
马韵婕老师对执教的课题研究课《苏州码》进行教学后说课,从课堂教学反馈与跨学科融合度两方面对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进行教学反思。

参与观课的老师们详细记录了课堂教学情况及学生表现,并围绕观察量表中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不同的观察指标组就自己关注的子指标进行了“有证据”的分析与研究,张燕、陈子媛、吴心仪老师总结并汇报交流结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指导与总结
最后,柴荣萍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柴主任围绕课堂观察量表的学习活动结构图进行了分析,并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本次科教融合活动为课题组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进一步推动了数学阅读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未来,学校将继续深耕“科教融合”理念,持续探索科教融合的新模式,助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签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