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婧怡、田新航 时间:2025-05-09 点击数:
2024-2025第二学期课题研究记录表(三)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CLIL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课题类别
一般课题
立项编号
Q2024014
出席对象
课题组成员
地点
E-fun空间
时间
2025.5.7
研究主题
CLIL 理念下 “环球旅行计划” 跨学科课例设计与实践
所要解决问题
1. 如何通过旅行主题整合英语语言学习与地理、文化学科知识
2. 如何设计真实任务促进学生跨学科思维与语言输出的协同发展
研究方法
课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过
程
与
思
考
记
录
过程:
一、课例设计与实施
1.文化导入与学科整合
基于课件中“世界著名景点”素材(如 the Great Barrier Reef、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结合地理学科知识,让学生标注景点所在国家及地理位置,用英语完成“ You'll find... in...”句型训练,实现语言与地理知识的双重目标。
融入数学学科“距离与交通方式”计算任务。根据课件中 Bobby 的旅行计划(UK→US→Australia),让学生计算跨国旅行的最短航线距离,并讨论“by taxi”的可行性,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 It's too far. We should go by plane.”
2.任务驱动的跨学科活动
对Cartoon time进行拓展,延续课件中 Bobby 的旅行计划,设计 “我的环球旅行计划”项目。在这一项目中,学生需要完成不同层面的任务。语言层面:用“will”句型规划行程(如“ I will visit Buckingham Palace in the UK.”);文化层面:收集目的地国家的文化习俗,如英国绅士礼仪、美国牛仔文化,用英语进行跨文化对比;认知层面:小组合作制定预算表,用英语计算交通、住宿等费用(如“The flight to Australia costs 500 dollars.”)。
二、研讨与反思
1.跨学科深度不足问题。当前活动中地理知识停留于“景点定位”,未深入气候、人文等维度。
2. 差异化教学挑战。部分学生在跨学科任务中存在语言障碍,需设计分层任务,比如基础任务只要完成基本的句型表达。
思考:
1. 是否能够将课件中的“旅行计划”主题延伸至“可持续旅行”议题,融入科学(环保知识)与德育(社会责任)元素,深化 CLIL 的文化(Culture)目标。
在跨学科任务中,如何平衡语言准确性与思维流畅性,避免因学科知识难度抑制学生的语言输出意愿。
获
得
的
主
要
结
论
1. CLIL课例设计路径模型
通过“环球旅行计划”课例实践,提炼出CLIL理念下的“四阶螺旋”课例设计路径,该路径展示了从主题确定到评价反馈的闭环流程:
该路径是一个动态循环、持续优化的过程。评价环节的发现反馈至主题筛选,驱动课例设计的螺旋式提升,为系统化设计CLIL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实践模型。
2. “4C”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与达成
本课例将CLIL的“4C”理论目标转化为可观察、可评估的教学实践,具体对应关系与实施策略如下:
物化成果
课例方案、学生作品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子冈路22号 电话:0512-53839910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