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课题组杨洋老师执教课题研讨课《认识三角形》。这堂课不仅让学生们对三角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还通过丰富的互动和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们对几何图形的兴趣。
课堂导入:从生活出发
课堂一开始,杨老师通过一个视频《是真的吗?》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视频中寻找认识的平面图形三角形,并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新知讲解:认识三角形
在新知讲解环节,杨老师首先组织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补充桥、金字塔和自行车上隐藏着的三角形,并用直观的图形展示,引发学生们思考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练习环节:动手实践
在练习环节,杨老师让学生们通过动手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首先,学生们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并描述自己画出的三角形的特点。学生们比较自己画的三角形与同桌的三角形,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同时,杨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三角形,并让学生们观察并讨论这个三角形的特点:有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接着学生们围绕着核心问题“三角形的形状、大小由什么决定”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三种设想:①三角形三个顶点确定了,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②三角形三个角大小确定了,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③三角形三条边确定了,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学生们纷纷采取数学实验的方式进行验证。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三角形特征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发现图形的不同之处。杨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尺规作图的优点以及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们意识到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性,发展学生推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