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 课题研究记录表(2025年9月)

作者: 时间:2025-09-25 点击数:

2025-2026学期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基于空间优化的小学劳动“真实需求”学习策略研究》

课题类别

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

立项编号

2024/LX/02/182/03

出席对象

课题组成员

地点

科实小电子会议室

时间

202510月10

研究主题

“五园一舍”一年级“百花园”主题活动

所要解决问题

1.如何以“百花园”为载体,通过项目式学习实现劳动教育与美育、智育的深度融合。

2.如何在项目式学习中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劳动兴趣,满足其“真实需求”(如动手创造、亲近 自然)。

3.如何将学校“五园一舍”空间优化成果转化为有效的学习策略。

研究方法

实践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观察法







一、项目设计与启动:基于空间与真实需求

1. 空间利用:充分依托“五园一舍”中之“百花园”这一优化后的劳动教育物理空间,将其作为项目式学习的主阵地

2. 需求对接: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爱动手、亲近自然的特点(基础性需求与发展性需求),设计“玩转花花世界”系列趣味性、体验式任务。

二、项目实施过程:跨学科融合与策略实践

1. “美数”花镜:数学与美术学科融合。学生在花园中感受比例美,并用画笔、黏土进行创作。体现学科+学习策略,将劳动空间转化为艺术与数学的学习情境

2. “艺研”花朵:科学与美术学科融合。学生观察花朵构造(科学探 究),再用黏土捏制(劳动创作)。体现做中学的策略,在真实操作中 建构知识。

3. 快乐制“皂”:劳动与科学学科深度融合。学生采摘百花园鲜花劳动体验),学习皂化原理(科学知识),制作出成品(成果产出)。是项目式学习策略的典型应用,任务驱动性强。

4. 护花之旅与宣传:持续的养护劳动(浇水、修剪)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社会性需求)。制作 指南和宣传牌,将个人劳动经验转化为社会性表达 ,体现服务性劳动的 萌芽。





1.空间优化是载体, 真实需求是内核。

优化后的劳动教育空间(百花园)为项目式学习提供了绝佳场域,但活动的成功关键在于精准对接了学生的兴趣与能力需求。

2.跨学科融合是提升劳动教育深度的有效路径

“美数花镜”“艺研花朵”等活动表明,劳动教育与智育、美育融合,能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的综合效益。

3.低年级项目设计应凸显“玩中学”特质。

通过制皂、捏粘土、做宣传牌等游戏化、成果化的任务,能自然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完成劳动实践。


物化成果

1. 《“百花园小花农”项目式学习活动方案》及过程性资料
2. 学生成果集锦黏土花朵、鲜花香皂、护花指南、宣传牌等实物或影像资料。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子冈路22号 电话:0512-53839910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