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 学习两份课题课案例,初步了解课题课案例的书写格式、要点等,了解课堂观察量表的制定目标。 1. 太仓市经贸小学顾雨君老师围绕江苏省教师发展研究 2024 年度课题,以《6B Unit6 An interesting country(Extended reading and writing)》为依托,深入探究“单元整体视角下小学英语二级 + 语言技能的读写融通教学策略” 。课堂以澳大利亚友好学校来中国研学需招募导游这一情境导入,让学生明确 “我眼中的中国” 英文演讲任务。通过复习 Story time 归纳写作要点,引导学生在拓展阅读中获取信息、构建框架,进而借鉴范文撰写演讲稿,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双向融通,切实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 科实小闵雯老师的研究课是基于太仓市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 2024 年度重点课题,以《5A 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Animals in Niuniu Pet Garden )》为载体,开展 “基于学习空间再造的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探究” 。闵老师创设 “牛牛讲解员” 情境,将英语教学与科学知识有机融合,带领学生在有序观察、描述动物身体部位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形式探究动物分类方式,制作思维导图并进行介绍。这种跨学科教学模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有效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考:(可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 1. 明确课题与课堂的关联性 课题目标与课例设计要高度匹配,需确保课堂实践能直接回应课题研究问题。在课题课设计时需提炼3-4个可观测的课题关键词,作为课堂观察的重点维度。 2.情境化任务驱动学习 可通过真实情境激发学生需求,体现"做中学"理念。因此在观察量表中需包含"情境与任务设计"指标,评估情境的真实性、任务与课题目标的契合度。 3. 能力导向的评估设计 课堂上应关注学生高阶能力,如语言综合运用、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而非仅仅是知识的掌握。在课堂观察量表中应包含学生行为指标,如"能迁移范文结构""能科学分类动物并说明依据"等,聚焦课题目标的能力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