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第二学期课题研究记录表(二) 含报道

作者: 时间:2024-05-15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学习空间再造视野下跨学科主题课程开发研究》

课题类别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专项课题

立项编号

jsfz-e20


出席对象

课题组核心成员、小学语文三年内青年教师代表、名师班、高研班、培育站学员

地点

高新区四小

时间

2024.5.10

研究主题

任务群驱动式跨学科学习途径——以三节课例开展实践研究

所要解决问题

1.教学内容如何融合多个学科知识,使学生形成综合视角。

2.采用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驱动,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实践操作能力。

3.强调挑战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行动研究







过程:

一、荟萃新课标 融创跨学科

王晓春名师工作室成员沈静老师执教二下识字《中国美食》,沈老师以评选“学校营养食谱制作小达人”为情境任务,设计了美食食材我来认、烹饪方法我来找、学校食谱我来定三大课堂任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突破了学科间的束缚,不仅让学生领略了中国的美食文化,了解了营养均衡、益于健康的食物搭配,还体验了劳动、绘画的快乐,使学习妙趣横生、自然灵动。

第二期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小学语文二组)学员徐铨忆老师执教三下课文《肥皂泡》,徐老师以课文为本,引导学生借助科学实验操作表,关注优美文字,将游戏玩法说清楚、说生动。以生本问题为驱动,启发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提出问题,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认识到审美与求真的不同站位。以读促写,让学生的想象自然流露于笔端。融入背景,深入品悟童年游戏中的真善美。

第六期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小学语文一组)学员俞琳兰老师执教四下习作《我的“自画像”》,俞老师以特点鲜明的自画像引入课堂,以“画”联“话”,让课堂充满趣味。引导学生从外貌、性格、习惯、爱好、特长、口头禅等多方面寻找自己的特点,展示自我的独特之处。教师灵活重组教材文本,将课内文本延伸到习作中,将写作手法渗透其中。俞老师以下水文引路,让学生由外貌关注到内在特点,实现“向外”介绍自己,“向内”认识一个全新的自己。

二、理论引新路 探索新样态

冯洁作了题为《跨学科学习:立足学科中,延伸学科外》的讲座。她结合大量生动鲜活的跨学科项目实践案例、丰富精妙的课堂实例,分享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赋能课堂教学变革的宝贵经验,为老师们梳理跨学科学习的实践路径:聚焦学科,明确跨的载体。任务群驱动,设计跨学科学习。立足学科素养,获得丰富的文化体验。

三、课题研究反思总结:形成“大单元视角下跨学科任务设计的途径”

(一)整合大单元,将资源转化为学习任务

1.依据单篇课文设计学习任务群

2.选择大单元课文设计学习任务群

大单元既包括自然单元,又包括根据主题重新提炼的自然单元的统整。大单元的“大”本身是个相对的概念,有时是针对某个单元开展教学设计,有时也可以把相似的单元内容统整起来。

3.结合生活情境设计学习任务群

不同学段、单元内容也可以有机整合开展主题式探究。

4.改编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设计学习任务群

(二)结构化设计,形成进阶性任务群

凸显语文学科本位,遵循“学”的逻辑,对学习活动的主题、总目标、重难点、实践活动子目标等进行整体构建。认真梳理语文学科知识、学科原理、学科思维和学习方式,在学习任务群中有序呈现。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不同学科、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连续性和进阶性任务。

(三)学习空间再造,实现任务实践场域

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特点和实施路径告诉我们,它需要联结课内外、校内外等多个场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多样的探究学习任务。

(四)提供支架,有效支撑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以探究为特色,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凸显其设计者、组织者和评价者的专业角色,强调通过设计、组织活动支持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跨越认知和技能的最近发展区,获得新的理解和能力成长。

以藏戏为例

物化成果

优秀课例:《中国美食》》《肥皂泡》《我的“自画像”》三节课的课例

论文:任务群驱动式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之趣 “研”融合之道

为了发挥骨干联盟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探索新课标新理念的实践路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5月10日,我校承办太仓市小学语文新教师“融创式研修”暨跨学科学习观摩研讨活动。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杨春柳,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晓春,太仓市经贸小学书记全柳芳,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副校长冯洁,太仓市第二期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小学语文二组)学员,太仓市第六期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小学语文一组)成员,太仓市王晓春名师工作室成员及太仓市三年内青年教师全程参与活动。

王晓春名师工作室成员沈静老师执教二下识字《中国美食》,沈老师以评选“学校营养食谱制作小达人”为情境任务,设计了美食食材我来认、烹饪方法我来找、学校食谱我来定三大课堂任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突破了学科间的束缚,不仅让学生领略了中国的美食文化,了解了营养均衡、益于健康的食物搭配,还体验了劳动、绘画的快乐,使学习妙趣横生、自然灵动。第二期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小学语文二组)学员徐铨忆老师执教三下课文《肥皂泡》,徐老师以课文为本,引导学生借助科学实验操作表,关注优美文字,将游戏玩法说清楚、说生动。以生本问题为驱动,启发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提出问题,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认识到审美与求真的不同站位。以读促写,让学生的想象自然流露于笔端。融入背景,深入品悟童年游戏中的真善美。第六期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小学语文一组)学员俞琳兰老师执教四下习作《我的“自画像”》,俞老师以特点鲜明的自画像引入课堂,以“画”联“话”,让课堂充满趣味。引导学生从外貌、性格、习惯、爱好、特长、口头禅等多方面寻找自己的特点,展示自我的独特之处。教师灵活重组教材文本,将课内文本延伸到习作中,将写作手法渗透其中。俞老师以下水文引路,让学生由外貌关注到内在特点,实现“向外”介绍自己,“向内”认识一个全新的自己。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冯洁副校长作了题为《跨学科学习:立足学科中,延伸学科外》的讲座。她结合大量生动鲜活的跨学科项目实践案例、丰富精妙的课堂实例,分享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赋能课堂教学变革的宝贵经验,为老师们梳理跨学科学习的实践路径:聚焦学科,明确跨的载体。任务群驱动,设计跨学科学习。立足学科素养,获得丰富的文化体验。

凝心聚智共研讨,借得春风向未来。本次活动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托,以跨学科学习理论为载体,致力于在课堂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让课堂给学生惊喜,让学生期待课堂。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子冈路22号 电话:0512-53839910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