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 一、联动机制模拟演练阶段: 1.策划并组织了多轮模拟演练,精心设置了诸如中年段学生因学业压力产生厌学情绪、低年段学生因分离焦虑拒绝上学等不同场景。在演练过程中,组织各方人员严格按照预设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学校班主任负责在校园内发现学生异常行为并启动初步沟通,心理教师提供专业心理评估,家长模拟在家中观察到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社区相关机构则参与协调外部资源。 2.与太仓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合作洽谈,介绍学校对于特殊需求学生的支持现状及需求,了解对方可提供的专业资源,如 “沙盘游戏治疗” 的开展形式、师资力量等。就合作细节进行多轮协商,包括资源使用费用、服务时间安排、合作期限等,最终达成合作协议。成功引入 “沙盘游戏治疗” 资源后,安排学校心理教师与对方专业人员进行对接,学习治疗方法和操作流程。 二、社会资源引入阶段:与太仓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沟通合作事宜,介绍学校需求,了解对方资源,协商合作细节,达成合作协议。引入 “沙盘游戏治疗” 资源后安排学校心理教师对接学习。 思考记录: 1.在演练中明显察觉到信息传递存在延迟,这反映出家校社之间缺乏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家长发现学生在家出现异常情绪后,由于不清楚该向学校哪个具体部门或人员反馈,导致信息传递受阻。这提示我们需要建立明确的信息反馈路径,例如设立专门的家校社沟通联络点,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 2.部门职责不够清晰的问题在干预过程中暴露无遗,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干预效率。经过复盘讨论,认识到必须制定详细的部门职责说明书,明确各部门在危机干预中的具体任务和工作流程。比如,明确班主任在发现学生问题后的初步沟通和信息收集职责,心理教师的专业评估和干预方案制定职责,以及家长在家庭环境调整和配合学校工作方面的职责等。 3.社会资源引入阶段: 在与太仓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沟通合作细节时出现的分歧,让我们意识到在合作前需要充分了解双方的利益诉求和实际困难。在后续的合作中,应建立定期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针对资源使用费用和服务时间安排的分歧,可以通过协商调整合作模式,采用灵活的付费方式和服务时间调配,以满足双方的需求。 4. 引入 “沙盘游戏治疗” 资源后,学校心理教师对该治疗方法熟悉程度不够的问题凸显了专业培训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制定系统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不仅针对引入的新资源进行培训,还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心理治疗方法的学习和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确保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