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 学期启动会:全面总结上学期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中年段、低年段心理问题调查报告,详细梳理联动指导机制实施经验。针对问卷回收率低、协作薄弱等问题展开充分讨论,确定优化低年段问卷语言、增加家长填写激励措施等改进策略。 教师专项培训:开展 “儿童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技巧” 专题培训,结合校本案例详细解析有效沟通与协作方法。建立教师互助小组,明确每月分享 1 例班级心理问题个案处理经验的要求,并组织首次经验分享活动,促进教师间交流学习。 工具升级:修订《个案联动指导记录模板》,新增 “动态追踪反馈” 栏,简化填写流程并在小范围试用,收集反馈意见。开发低年段学生 “情绪表达绘本” 辅助工具,完成初稿绘制并组织部分低年段学生试用,根据试用情况进行修改完善。 思考记录: 研究成果的总结与转化至关重要,不仅要形成书面报告,更要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让全体教师理解并应用。 改进策略的实施需要持续跟进,确保优化后的问卷语言更符合低年段学生理解水平,家长填写激励措施能有效提高问卷回收率。 教师专项培训要注重实践操作,通过模拟场景、案例分析等方式,让教师真正掌握儿童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技巧。教师互助小组的运行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保证经验分享的质量和效果。 工具升级要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师的实际需求,确保 “情绪表达绘本” 能切实降低学生问卷填写难度,修订后的记录模板能提高教师工作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