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作者: 时间:2023-06-26 点击数: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根据太仓市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以教育科研、继续教育培训为抓手,以一线课堂为研究主阵地,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研、科研的整合,努力构建学校教科研的新态势,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托课题,科教融合

课题研究能力是检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学校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从课题的申报、开题、管理、结题等定期邀请科研专家指导老师如何做课题,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1.各级各类课题申报与指导

(1)写前指导,营造科研氛围

寒假前学校邀请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倪夙敏老师做《小微课题研究》专题指导,并结合教师假期阅读任务,推荐阅读书目《教师如何做“小课题”》,三年内的老师们2-3人组成微课题小组,合作撰写课题,初步熟悉撰写课题的基本要求,并在撰写的过程中及时提炼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浓郁的科研氛围悄悄在老师的心中开花。

(2)写后指导,明晰课题方向

学校结合老师们的课题初筛后再次邀请倪老师指导,倪老师结合典型课题申报方案,从课题的选题、核心概念及其界定、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设计、研究思路、预期研究成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梳理和阐述,为课题负责人进一步修改方案、实施课题研究指明方向。并邀请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研信息中心徐蕾主任对部分课题主持人作更细致入微的课题方案撰写指导与培训,徐主任从课题的名称、研究的价值和切入点等提出了新颖独到的修改建议。

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使与会老师明确了课题申报方案撰写的基本要求,看到了方案撰写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进一步明晰了课题研究思路及方向,增强了做科研课题的信心。经过层层指导、修改、再指导、再修改,本次共有8个课题申报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2.苏州市调查专项课题开题

上学期任兆萍老师、戴鹏程老师申报的苏州市“十四五”课题专项调研课题《“健康第一”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游戏开发与应用的调查研究》成功立项,4月在朱棣文小学进行了开题论证,论证专家从“健康第一”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游戏的开发理念、开发方法和开发路径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意见,为课题主持人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理清思路,优化方法,把后续的研究工作做实做细。

3.课题月检月报指导与管理

本学期学校在研课题共9个,其中省级课题2个,苏州市级课题3个,太仓市级课题4个。按照科研处课题研究的网络化管理要求,指导教师做好活动记录、新闻、照片、成果等各类研究资料的上传,及时进行检查和反馈,通过日常的月检月报让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在有效研究中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4.省规划重点自筹课题结题

2023年6月27日,受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苏州市教科院组织专家鉴定组,对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校长吴敏敏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自筹课题《指向儿童想象力的科创主题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进行了现场鉴定与指导。专家组一致认为,本课题较好地完成了研究任务,达成预期研究目标,为其他课堂研究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建议对指向儿童想象力的科创主题活动课程评价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指向想象力的评价体系建构这一研究上有所突破。

师生发展,科研先行;研风细雨,润教花开。课题研究是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的研究,需要多角度、多层面的探索和实践。

二、日常研修,以研促教

为提升“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立足校本,聚焦课堂,以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学校围绕“师德、理论、实践体验、知识技能、信息素养提升”五类课程开展教师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一批精通专业知识、具备涵养德性的“经师”和“人师”。

1.校本研修助推专业化成长

(1)主抓常态化教研活动

本学期,我校语文学科开展教研活动 6次,教研课32节;数学学科开展教研活动5次,教研课24节;英语学科开展教研活动6次,教研课14节;综合学科开展教研活动31次,教研课32节。人人开课,积极听课,深度研课的氛围,让课堂改革之花绽放得更灿烂。

(2)聚焦专题化培训活动

教育课改呼唤研究型教师。学校按照期初安排,有序开展系列专题化培训,打造学校教育新生态。本学期,学校开展《扬起成长之帆,做好专业发展规划》培训,指导职初教师明确发展目标;开展《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人工智能学校创建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策略》等讲座,号召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展《目标导向 聚焦课堂 学科延展》培训,推进“学习品质”理论学习,构建活力思维课堂,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开展小学数学爱学仕智慧课堂实验学校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教学精准化、学习个性化,实现信息化手段下教学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双向提升;请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罗强主任开展义务教育监测结果运用案例分析研讨活动,引领教师从数据分析的角度科学解读,诊断教学,改进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造学校教育新生态……

2.公开赛课探索教学新样态

研无止尽,专业常新。学校围绕“活力思维课堂”开展系列化公开课、评优课,在展示中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新样态。本学期学校承办“苏州市小学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联合教学研讨活动”,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劳动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转型;承办“苏州市教育学会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探索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路径,建设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为核心目标的课堂教学新形态;以大单元教学为主题,围绕学校学习空间“五园一舍”,开展综合学科青年教师“畅想杯”评优课比赛。通过常态化、校本化、适切化、多样化、实效化的赛课、观课、研课,探索学校新时代、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时间模式新样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深入探索“教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培训模式,构建多领域贯通、多维度融合的教师校本培养生态系统新格局,激励教师更好地承担起传播知识、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三、成果梳理,专业成长

1. 理论学习,更新课改理念

学校结合教师读书活动,根据学校教学主张、课题研究内容、新课程相关理念,定期向老师提供具有前沿理念的相关书籍:《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可见的学习与思维教学》《一线带班》《尖叫的数学:令人惊叹的数学之美》……,以此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同时把寒暑假读书活动、《燃荻》读书活动纳入校本课程,定期组织论坛活动,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提炼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2.撰写论文,培养科研精神

学校根据各个老师的具体情况,帮助老师制定参赛任务,引导老师在任务驱动下提升自我科研意识。本学期,教科室组织教师们参加了江苏省“行知杯”论文评选、江苏省“教海探航”论文竞赛、江苏省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评选、太仓市中小学科学课程衔接”专题论文评比、太仓市小学数学"活力课堂"优秀课例和核心素养视野下优秀论文等竞赛活动。老师们积极参赛,论文获奖统计如下:

省级

苏州

太仓

合计

发表

获奖

发表

获奖

发表

获奖

发表

获奖

7


2

2




1


4

7

18

7

34

另外,上学期参赛的教育小故事有13篇分获一、二、三等奖,老师们参赛积极性高,本学期组织的江苏省“行知杯”论文评选活动,有49人参赛。

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氛围,老师们成长的脚步不断。2022年苏州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唐晓冬老师围绕主题“学科实践·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活动”撰写的论文和教学设计取得较好的成效,通过材料遴选、视频评课,获评苏州市第十三届(2022 年)“双优之星”。

3.新学期工作展望

(1)求真务实搞好研究

更加重视常规科研工作的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类工作,及时做好存档备查工作,并且使之细化,使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定期组织相关主题性指导,以研促教,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2)细致认真做好考评

根据太仓市骨干教师评比细则,进一步加强苏州市和太仓市学科带头人、太仓市学科能手、太仓市学科新秀的考核工作,期初制定计划,让骨干老师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及时跟踪指导,把过程性管理做细做扎实,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子冈路22号 电话:0512-53839910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