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综合实践《农家生活里的大智慧》教案

作者: 时间:2023-07-07 点击数:


一、课程性质

1. 基于学习空间再造的,融合水乡传统、劳动实践、艺术创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 体现家校政社协同育人的,体现多课程融合的、嵌入“五园一家”的单元课程;

3. 服务于师生共长的,致力拓展学习空间、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质量的体验课程。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关于“江南农家生活”具体或抽象的知识,运用分类、归纳、比较、举例、说明、展示等一系列方法,多角度呈现“新乡下人家”的特征;

2. 通过计划、设计、开发、调整、修正、评价等一系列步骤,多方位实现基于“江南农家生活”的实践过程;

3.全面加工综合实践各要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特色地活动表达,有价值地理性评价,形成系统化的课程支持;

4.基于“江南农家生活”学习空间开展实践活动,体验江南水乡特色,培育热爱家乡情感,在劳动体验中有效融入艺术创新元素,根植创新创造的力量。

三、教学过程

一、农家生活里的生态智慧

江南水域纵横交错,尤其是苏州一带被称为水城,牛牛侬社里里也有着两池清水,这里面蕴含着生态智慧,那就让老师带领你们一起去探索吧。

活动一:认识生态系统

介绍自己画的池塘有趣故事,说一说里面的生物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捕食关系、共生关系、互助关系、竞争关系……)

有人说小池塘是一个大世界,究竟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仔细认真观察池塘图片,找出其中生长着哪些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分析这些生物生活所需要的条件。并完成池塘观察记录表

观察记录: 池塘观察记录表

 我观察到的生物有:

它们之间形成的食物关系:(画出食物链或食物网)

这些食物链中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

 这些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哪些外界条件?

 

 

4.讨论:在食物链中,如果某个链环上的生物灭绝了,会对整个食物链产生什么影响?

5.讨论:池塘中的生物之间,除了食物联系之外,还有其他的依存关系吗?

同在一个池塘同种生物间有互助与竞争关系,不同种生物间有共生、捕食、竞争、寄生等多种关系。

6池塘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生活在池塘里的所有生物,组成了“池塘群落”。

7.讨论:在池塘群落中,如果植物或动物灭绝了,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8.通过刚才的假设,我们发现了这池塘中的生物及非生物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们可用哪些词来形容呢?(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密不可分)

9.定义生态系统:像池塘这样,由水草、鱼、虾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活动二:小小沟渠设计师

根据侬舍当中的沟渠的生态系统状态,在不断的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沟渠的设计方案,选择相应数量的生物。

 

水葫芦:浮水植物,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

金鱼藻:沉水植物,弱光和强光下不易生长。 黑藻:沉水植物,喜欢光照充足环境。

浮萍:浮水植物,叶小,喜欢温暖潮湿环境,不耐寒不耐高温。

鲢鱼:以藻类为食,每年 4~5 月产卵。

鲫鱼: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居而行,每年 4~5 月产卵。

泥鳅:以水生昆虫、甲壳动物、藻类、水底腐殖质为食,生长 2 年后才可繁殖,每年 4 月繁殖。

田螺:以水底腐殖质、微生物为食,每年 3~4 月繁殖。

小龙虾:适应性极强,以植物、小鱼、小虾、藻类为食,每年 5~9 月繁殖。

活动三:小小沟渠建造师

准备好设计方案当中的生物,开展实验研究,制作一个生态瓶,并出示制作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看看生物生活的怎么样,然后在沟渠中进行生物放养,动手实践,并且持续观察沟渠的生态系统变化。

在这一个项目的研究当中,主要针对实验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当提出一个假设需要验证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实验的方法,通过实验,来判断可行性,进而付出实践。

二、农家生活里的生命智慧

牛牛侬舍里有很多富有生机之处,鸡窝里更是热闹非凡,每天都会在里面捡起几个鸡蛋。我们这一组小朋友对于侬舍里的鸡比较感兴趣,让我们一起去探索这里的生命智慧吧。

活动一:参观鸡舍发现问题

你了解到的孵蛋的方式是怎样的?只能通过母鸡孵蛋吗?(母鸡孵蛋、人工孵蛋)

有同学了解到,现在养殖场很多都采用人工孵蛋的方式,为什么可以用机器来代替母鸡来孵蛋呢?(只要达到了与母鸡营造的相同的条件就可以)

那么鸡蛋能孵出小鸡孵的条件是怎么样的呢?(要受精蛋、对温度、湿度的要求、是否需要翻面……)

活动二:了解人工孵蛋器

观察人工孵蛋器的构造(外形、可以营造哪些可控条件)

讨论:我们知道了人工孵蛋器可以根据需要来设定相应的条件(温度、湿度、是否需要翻面……),那么究竟是怎样的条件是最适宜的呢?

确定区间(或者取众数、中位数):我们收集到了关于能够孵出小鸡的温度、湿度……条件(   )

摆放间隔

活动三:使用孵蛋器,撰写观察日记

确定温度、湿度进行观察验证是否能够孵出小鸡,并观察记录鸡蛋的情况(附观察日记记录表)(动手操作)

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你观察到的鸡蛋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况

在这一个项目的研究中,主要对学生进行观察记录法的指导,孵蛋的过程,特别适合进行观察记录,进而让他们将观察记录的结果进行展示。学习到的方法可以运用到今后的其他研究之中。

三、农家生活里的数字智慧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产劳动对于农民来说至关重要,这里面可以蕴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牛牛侬社里有一块菜地,这一组的小朋友让我们围绕着它来看展研究吧。

活动一:测量菜地

先利用身体尺估一估菜地的长和宽。

选择合适的身体尺(一拃、一庹、一步)

估一估菜地的长和宽、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卷尺、米尺、直尺)进行测量。

比较自己的估计值和实际长、宽。

 

 

估一估

 

 

 

 

 

 

 

活动二:选择蔬菜

1.选择蔬菜时要考虑什么呢?

要考虑蔬菜种植的季节、蔬菜种植的地区和气候

2.到菜市场问一问买蔬菜的阿姨

问一问奶奶,她会种植蔬菜

网上找了一些资料,绘制小报

3.经过研究,最终选择的蔬菜是什么。

活动三:种植蔬菜

1.买来菜苗

2.思考在种植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3.依靠家长力量,请来会种菜的奶奶,指导学生种菜的注意事项。

奶奶讲解

4.学生了解之后开始种植

在这一个项目中,我重点指导的是访问法,首先让学生知道访问包含哪些要素:采访的对象,问题的提纲,采访的记录等,那根据我们要研究的内容,要先想好事件是什么,然后再去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去解决自己的一个个困惑,根据采访的内容开展研究。

四、农家生活里的艺术智慧

农家生活中也包含着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那就是我们的艺术智慧,在江南地区,灶花便是其中最具有特点的一种。

活动一:认识灶台

1.采访学校里的一位教工爷爷,说一说对灶台结构、造型、使用方法的认识。

2.听了以上采访,你觉得农村中的灶台在劳动人民的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

活动二:灶花的寓意

1.欣赏、观察,江浙地区的灶头画都画了些什么?

我看到了哪些图案

例:桃子

你知道这些图案有什么寓意吗?

例:桃子——长寿

你能够为这些图案分分类吗?

 

2.讨论:农民为什么喜欢用这样的图案去装饰灶台?(总结:农民伯伯喜欢用这些吉祥寓意的图案装饰灶台,虽然用现在的审美去欣赏,会觉得有些俗气,但在农民的心目中,这些富有吉祥的图案,代表着蒸蒸日上,表现出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

活动三:设计灶花

1.刚刚我们认识了很多吉祥的图案,你能为我们乡下人家里的灶台设计寓意吉祥的灶花吗?请你思考一下,写下你要画的内容,并赋予它吉祥的寓意(例:仙鹤、牡丹——富贵、长寿)

2.如何把选定的内容合理地安排在灶台上?(适合纹样)

3.请选择一种形状,把你设计的图案作为适合纹样放入形状中。

方法选用:资料搜集、研究报告、实践体验等

在这一个项目的研究中,我重点指导的是资料搜集的方法。灶花是一门传统艺术,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记录的书籍也相对较少,所以网上搜集资料的方法是最为便捷和实用的,但是在网上搜集资料的过程当中,学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所以,我重点指导了他们用关键词,以及加上双引号,和图片搜集的方法。

同学们经过这样一系列的实践活动,系统性的了解了一些农家生活中蕴含的大智慧,有了自己的深刻体验,像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还将有系列的延续开展,让学生自主去发现侬舍中的生活智慧,提出研究的兴趣点。如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很多小朋友提到了,侬舍里的鸡蛋以及一些瓜果蔬菜不能及时的吃掉,会坏掉,那对于食物的储藏是否也蕴藏着什么样的大智慧呢?

课程的延续

 

 

 

 

 

 

 

 

农家生活里的大智慧——食物的储藏

活动一:了解食物储藏的方法(以表格的形式出现)

干制、加盐、加糖、加酒、熏制发酵利用其他防腐成分

活动二:围绕一种方法通过查找资料,绘制制作过程的思维导图

干制:晒笋干和花生

加盐:咸蛋

加酒:杨梅酒

加糖:米花糖

活动三:准备所需的食材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活动四: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尝试

动手操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改进,最终形成物化的成果,观察记录变化过程,装饰牛牛侬舍。

活动五:发现现代生活中的食物的储藏方式

绘制表格,分小组介绍

 

 

 

 

 

 

 

 

项目成果展(在侬舍门口)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同学们深深地被劳动人民身上蕴含的智慧所折服,也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物化成果,我们准备在项目结束后,开展一次名为“大智慧,小集市”的成果展,让农家生活的大智慧,变成同学们的大智慧。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子冈路22号 电话:0512-53839910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