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园一舍——百宠园课程开发方案

作者: 时间:2023-07-06 点击数:


一、选题背景

小学生在生活经历中或者科学课上接触如同小金鱼一类的小动物,对于动物的知识多半都是从书本或各种信息渠道中了解到的很难有真实的环境饲养小动物本活动方案从学生已经认知的小动物入手,互相交谈,扩大对动物的认知面,让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了解各类动物的习性,以及和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使学生知道珍爱生命的含义不仅仅是热爱人类自己,而且要热爱自然,热爱这个世界中的每一种生命。唯其如此,才是尊重科学和热爱科学的正确态度。

根据小学段年龄特点,活动努力做到趣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并尝试与语文、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劳技等学科整合,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 

二、活动目标

是能力型词汇,对于动物而言要宠它,必须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出发,把握动物的生活习性,掌握关于饲养动物的专业知识,才能让动物更好地生长。

了解    实践     坚持    定稿    改进

1.了解维度

 

 

动物有着自己的皮毛,一般不需要额外的衣物,但有些人工繁育方式需要提供特殊一定的温度、湿度这样特殊的“外衣”。例如,利用机器进行孵蛋时,在初期就需要人工给雏鸡提供适宜的温度。

1.素食动物:对于素食动物,需要给它准备新鲜的蔬菜,选择合适的谷物、饲料

2.杂食动物:根据动物发育的需要合理搭配素食和肉食。

3.肉食动物:注意进餐时间,以及投喂方法。

1.圈养动物:包括带顶的和不带顶的。为了给动物提供能够避雨的场所,需要给小动物搭带顶的棚子。为了能够让动物有自由活动的空间,需要圈出适当的空地。

2.放养动物:有些动物需要足够多的活动空间,需要采取放养的形式,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可以用绳来加以约束。

指动物的活动范围:1.陆生动物:主要活动范围是陆地和天空,活动范围广阔。

2.水生动物:主要生活在水里,生活不能离开水。3.两栖动物:生活范围包括水和陆地。

2.实践维度

 

 

观察动物的外部特点,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用较准确的科学词汇、统计图表等记录和整理信息。

通过对动物进行喂食,能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方案并进行实施,探究不同动物的饮食习惯。

通过给动物打造“住所”,能够积极参加设计活动,完成“住所”的基本搭建或者设计可行方案。

通过观察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小动物,探究小动物的生活区域与它身体结构的关系。

3.情感维度

 

 

通过不断地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等,感受动物的特点,培养热爱动物的情感。

通过比较饲料和天然蔬果作为动物的食物的利弊,能较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带来的正反面的影响。

通过不断地制定方案、验证、改进,最终为小动物搭建合适的“住所”,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形成坚持不懈的品格。

通过认识动物们对于“活动范围”的需求,体会一定的自由度对于动物的重要性,珍爱动物。

 

 

 

1.认知和技能:

1)让学生了解小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研究兴趣。

2)初步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懂得与他人交往的社会交际能力,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培养学生制作小动物剪贴画的能力。

2.态度和方法:

1)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长见识。

2)通过制作喜爱的小动物,培养学生动手、动脑、 观察、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合作学习意识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3.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帮助,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2)在成果汇报、展示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实践出成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培养其自信心。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小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研究兴趣。通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帮助,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三、活动时间:一整年

 

、活动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

活动的前两周,向学生布置有关活动准备,观察自己生活周围的小动物及它们的特点,收集有关小动物的谜语、故事、诗歌。可以跟家长或者同学学习自己最喜欢的饲养小动物的方法。把自己找到的资料和学习的方法整理好,一周后教师学生进行检查交流。

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一周后把资料拿到课堂上,教师进行汇总。看看学生比较喜欢哪些小动物,老师可以做其它小动物的资料拓展工作。发现资料丰富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为其他资料不全面的学生做个范例,这样让同学们下一周时间再使自己的资料更加丰富多彩。教师教唱《我爱我的小动物》歌,激起学生更加的喜欢热爱小动物。学生汇报自己学习到的制作小动物的方法,交流经验,怎样才能做的更加逼真可爱,教师可以进行补充,对于好的方法进行肯定,对于准备不充分的学生进行鼓励,激起他们的动手兴趣。一周后学生教师做好一切准备,共同进行综合实践课的学习。

第二阶段:

() 创设情境,猜一猜。

1.教师课件播放有关小动物的录像,并配上不同动物特征的音乐。

2.学生观看完录像,表演或出谜,猜猜是什么动物。比比谁把小动物的特征表演得最象,谁猜的最准。

(二)自主合作,说一说。

1.教师问: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告诉大家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小动物?它又有什么特征呢?

2.学生组合动物小组,合作讨论。

1)语言表达:我喜欢的小动物是(),它有( )的( ),( )的( )……

2)歌曲表达。

3)诗歌故事表达。

4)课本剧表达……

(设计意图:《新课标》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组合动物小组,自主选择表达方式,来告诉大家自己的喜好,体现了开放的教学的思路,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三)合作探究,学一学。

1.教师问:这些小动物真有趣!你想不想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制作?

2.学生自学资料上介绍的几种制作方法,动物小组讨论,将自学中的疑难地方提出来。

3.教师问:还有其它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学生研究出资料上没有的工艺制作方法。

4.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共同讨论,发表不同的见解,对纸工艺布艺泥塑及其他工艺制作的技法进行探究、讨论,分析、设计制作方法。

5.教师问:你们研究出了哪种工艺制作方法呢?评选小小发明家,并佩戴小红花。

6.学生小组交流,并评价

7.教师问:你准备用哪种工艺方法来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呢?

8.学生发言

(四)、创意设计,做一做。

1.教师在教室中央设置一个制作材料库,将学生在制作中可能会用到的材料收集在一起。讲明注意点:A、注意安全;B、讲卫生。课件播放与动物有关的音乐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自由发挥,随心所欲进行创作。

2.学生在制作材料库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材料。 自由组合,用自己喜欢的工艺制作方法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创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3.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提示:我们在制作小动物时将它最有特点的地方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虽然身体比例不是很正确,但却非常有趣。

4.学生将制作好的小动物放到教室前面的动物王国展示台上。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也可互换互玩。

(五)、深入实践,画一画。

1.教师课件情景演示:小鸟的家被破坏了,小鸟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他们没有了家,多可怜啊!小朋友们,想个办法帮帮它们吧!

2.学生为自己制作的小动物设计一幅理想中的家园,并画一画。

3.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分析该同学所设计的家园是否适合他制作的小动物居住。

4.每个小朋友把自己给小动物设计的家园放在自己的座位上,让全班同学参观,互相评价,也可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

第三阶段:

利用双休日开展假日小队活动,用实际行动为自己周围的小动物创设一个环境优美的家。一个月后评选环保之星

 

、活动成果的交流和总结

1.学生组合动物小组,合作讨论。

1)语言表达:我喜欢的小动物是(),它有( )的( ),( )的( )……

2)歌曲表达。

3)诗歌故事表达。

4)课本剧表达……

2.学生自学资料上介绍的几种制作方法,动物小组讨论,将自学中的疑难地方提出来。

3.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共同讨论,发表不同的见解,对纸工艺布艺泥塑及其他工艺制作的技法进行探究、讨论,分析、设计制作方法。

学生在制作材料库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材料。自由组合,用自己喜欢的工艺制作方法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创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评价方案

1.谁研究出了哪种工艺制作方法呢?评选小小发明家,并佩戴小红花。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提示:在制作小动物时将它最有特点的地方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虽然身体比例不是很正确,但却非常有趣。学生将制作好的小动物放到教室前面的动物王国展示台上。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也可互换互玩。

3.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分析该同学所设计的家园是否适合他制作的小动物居住。

4.每个小朋友把自己给小动物设计的家园放在自己的座位上,让全班同学参观,互相评价,也可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

5.一个月后评选环保之星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子冈路22号 电话:0512-53839910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