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设计 1.将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每一小组首先要进行角色分工,明确小组长、检索员、设计师、书记员等职责,并记录在智慧百花园项目书中。 2.每位学生先独自完成《智慧百花园项目设计表(个人)》,再在组内开展讨论,制定最优方案,完成需求分析、草图绘制、工作流程图设计、材料清单罗列等一系列工作。该环节是工程设计思维融入学习探究过程的重要体现。 (1)需求分析 智慧百花园项目中,主要是利用掌控板连接各种传感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实现以下功能: 功能一:浇灌系统——实现定时浇灌和条件浇灌(判断土壤湿度,决定是否开始浇灌) 功能二:光照系统——实现阴天光线不足时开灯光照 功能三:空气循环系统——实现室内空气二氧化碳量、温度、湿度监测,可开窗通风、室内抽湿、温度调节、屏幕显示等 (2)绘制草图 学生根据需求分析绘制项目草图,并在草图上标注传感器的位置等信息。学生自行选择草图设计工具,可使用绘图软件,也可以直接绘制在纸上。 (3)设计工作流程图 讨论设备在不同情境下的工作流程,了解相关数据,设定运行条件,让设备实现智能化。例如,当室内光线达到多少才开启补光功能;当温度、湿度处于不同数值状态下,风扇如何运行;当土壤湿度到达多少才控制水泵工作等。根据问题的讨论结果,学生画出流程图。 3.完成项目初稿设计后,每一小组派代表以答辩的方式面向全班阐述方案,通过其他同学的提问集思广益,做进一步调整,整合完善设计方案。 4.根据设计方案终稿,组内开展再分工,明确电路搭建、程序编写、3D建模、外观设计等具体职责,为项目制作做好准备。 二、项目制作 本模块学生将动手制作“智慧百花园”模型。该环节涉及到电路搭建、程序编写、3D建模、外观构建、组内测试、二次修改、撰写报告等。学生根据上一环节的分工开展活动。 材料由教师收集提供,每一小组可自行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搭建。因在制作测试过程中会使用到热胶枪、电烙铁、剪刀、美工刀、手电钻等工具,在使用前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1.电路搭建 根据设计思路,将各类传感器接入掌控板,用USB连接线将掌控板接入计算机。 2.程序编写 根据工作流程图,在mpython编程软件中完成程序设计,并进行程序调试。组内分工合作完成项目各功能模块的程序编写。 3.3D建模 利用3Done建模软件设计模型中需要用到的零部件,并用3D打印机打印出成品,本环节需要学生具有3D建模能力。 4.外观构建 (1)将3D打印好的零部件和已有的材料进行组合安装,并在模型中安装好各类传感器,隐蔽导线,使作品更美观。 (2)利用雪糕棍、贴纸、PVC透明塑料板等装饰作品。 5.测试项目,优化作品 本环节的目标是让已经完成的小组整理好所有的工具和物品,再进行项目测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程习惯。测试内容为组内对照自己的设计方案,查看制作的智慧百花园是否达到预期的需要。然后对照测试单上相应的要求对作品做出判断,是否需要继续优化。 6.撰写报告,制作演示文稿 已经全部完成制作的小组,整理好文字材料和,由书记员完成项目报告的撰写,再由另一位组员设计制作演示文稿用于展示,其他组员参与作品展示演说稿的整理。 三、展示评价 本环节的目标是通过组间项目作品交流展示,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展示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每组有5分钟时间展示本组作品和报告,形式不限,学生可以边讲解边演示,让其他同学快速读懂你的作品。而其他组学生则负责向展示小组提问,给作品找找茬,并在作品评价表上打分。 四、拓展提升 本环节的活动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并尝试作品优化,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生完成自我反思表,并针对本组的“智慧百花园”项目开展集体讨论,反思项目的不足之处,全班学生开启头脑风暴,提出改进意见。 2.根据讨论意见,各组改良设计方案,尝试优化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