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园一舍——百花园课程开发方案

作者: 时间:2023-07-06 点击数:



课程名称:百花园里欢笑声

适用年级:小学1、2、5年级

开发团队:马青、吴心仪、杨丹妮、朱珠、戈莹洁

 

一、课程性质

1. 基于学习空间再造,是美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实践项目,采用PBL项目式学校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

2. 基于“牛牛引力波”家校政社协同育人项目,引入家长力量、社会资源,呈现多学科融合、美育渗透的单元课程;

3. 拓展学习空间:从教室内到教室外,改变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课程目标

1.把学校的“百花园”这一学习空间打造成“学习花园”,让“百花园”成为儿童的“花园课堂”;

2.从梳理全科教材入手,寻找“花园学习”的知识点,串联时空形成“花园学习”的连接线,最终设计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符合大自然规律的、多学科融合的“花园学习课程网”;

3.通过“做中学”“学中思”“思后理”这一思维发展范式,引发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全面提升;

4.从儿童立场、素养导向、单元设计出发,尊重儿童,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追求儿童长期的生长价值。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框架


(二)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个主题,每个主题可能涵盖多门学科内容,每个主题具体内容安排4课时,共计20课时左右。具体安排如下:

主题

项目

跨学科

科目

学科目标

实施年级

实施

时间

预期成果

花园里的生态馆

百样花颜

科学

综合实践

美术

通过解剖法观察各种花的的结构,了解不同结构对花朵的作用。

利用黏土或者绘画的方法制作花的结构模型。

四年级

4月

花的结构模型

生命的奥秘

科学

劳动

了解花朵的繁殖方式及繁殖过程。

体验为花朵进行人工授粉的过程。

四年级

5月

过程体验

人工授粉

花的种植

科学

劳动

了解各类花朵的生活习性以及生存需要的条件。

尝试在花盆和种植杯中载种花朵。

四年级

4月

种植杯

花的一生

科学

美术

信息

了解花朵从种子到结果的生命历程。

利用绘画或者表格,动画等方法制作花的生长观察记录册

五年级

6月

生长观察记录册

花园里的科技馆

智慧种植

科学

信息

开展关于智慧种植的主题研究,链接现代农业,了解传感器,设计智慧种植模型。

五年级

4月

研究报告、模型设计

智慧

微景观

信息

劳动

根据智慧种植的设计模型,用好温度、湿度传感器,连接自动灌溉系统,搭建微景观。

五年级

5月

实物模型

智慧

百花园

信息

科技

了解学校百花园中植物习性,编写符合不同植物的养护程序,运用于实际。

五年级

6月

植物研究报告、实物作品

未来花园

美术

信息

语文

畅想未来的花园,设计出未来花园的模型,如自动亮灯、智能讲解等。

二五年级

6月

未来花园设计图、习作

花园里的美术馆

花儿朵朵

美术

音乐

通过唱一唱跟花朵有关的歌曲,在百花园找出该花朵,尝试用写生的方式来表现,最后制作成花卉书签。

二年级

 

花卉书签

植物拓印

美术

科学

通过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结构特点,利用拓印的方法表现叶子。

通过叶子的深浅搭配和遮挡关系,表现出叶子丰富的色彩和纹理。

二年级

 

拓印画

花花世界

美术

数学

学习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了解花园的面积。利用等比例缩小的方法,尝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用超轻粘土制作一个小花园。

五年级

 

花园模型

纹样之美

美术

劳动

了解纹样的作用及在生活中的运用,学习纹样变化的基本方法,尝试用夸张、变形等方法设计生活用品。

一年级

 

设计T恤

花园里的手作坊

我是

园艺师

美术

劳动

根据高年级绘制的花园设计图,开展植物种植、花园装饰活动。

二年级

4月

花园实景

我是

小花匠

科学

劳动

了解各种植物的生活习性,在日常生活中照顾花园植物。

一年级

9月

养护指南

我是

小巧手

科学

劳动

邀请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教授制作鲜花香皂的方法。

二年级

5月

实物香皂

我是

美食家

劳动

邀请家长志愿者,教授制作鲜花饼、鲜花糕点等美食的方法。

二年级

6月

实物展示

花园里的人文馆

油菜花

科学

劳动

美术

观察油菜花,了解油菜花的花朵结构。

收割油菜,体验脱壳、筛籽等工序

用油菜花制作一个美丽的书签等。

4月

花卉书签

荷花娉婷

语文

美术

数学

 

欣赏古今关于荷诗赋、贤文、习作等

画一幅荷花为主题的中国画 

认识自然界中的不规则图型,关于荷花的拓扑结构。

6月

诗词欣赏

中国画

寻味菊花

音乐

综合实践

 

欣赏多姿多彩的《菊花台》艺术

研究菊花花语、品种、造型,了解菊花宴,品尝菊花茶、菊花糕、菊花酒等。

9月

歌曲欣赏

制作菊花点心


学科

综合实践

组长/负责人

马青

开设年级

五年级

课程题目

智慧百花园

执教者

马青

拟整合学科

信息科技、劳动、科学、美术

所需设施

设备

①设备及工具:计算机、3D打印机、热熔胶枪、手电钻、电烙铁、美工刀、剪刀等;

②硬件:掌控板、光线传感器、RGB灯带、掌控扩展板、土壤湿度传感器、继电器模块、水泵、电池、温湿度传感器、风扇模块、二氧化碳模块、加热丝、微型电机等;

③材料:PLA打印耗材、PVC透明板、纸盒、喷头、硅胶管、导线等。

学习目标

科学:

    1.了解现代化农业中的设施设备,探究现代化农业的特点;

    2.掌握影响黄瓜、番茄等农作物生长的相关环境因素,检测其环境因素的各类传感器的科学原理;

    3.学会使用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光线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水泵等搭建电路。

技术:

    1.了解物联网开发的基本流程及物联网设备的一般控制形式;

    2.掌握mpython图形化编程的程序编写,及物联网的通信方法;

    3.学会编写多传感器协调工作的程序代码,并实现物联网控制与反馈功能。

工程:

    1.了解工程设计开发的方法;掌握工程设计草图的绘制;

    2.学会利用现有材料搭建智慧百花园环境及外观。

艺术:

    1.掌握环境设计中颜色搭配、场景布局的方法;

    2.学会利用雪糕棍、造景植被等装饰美化项目,提高审美情趣。

数学:

    1.掌握各传感器模拟数值获取方式;

    2.学会分析所测量数据,并选择合理的数值进行智能控制。

课程内容

与计划

 

一、项目设计

1.将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每一小组首先要进行角色分工,明确小组长、检索员、设计师、书记员等职责,并记录在智慧百花园项目书中。

2.每位学生先独自完成《智慧百花园项目设计表(个人)》,再在组内开展讨论,制定最优方案,完成需求分析、草图绘制、工作流程图设计、材料清单罗列等一系列工作。该环节是工程设计思维融入学习探究过程的重要体现。

    1)需求分析

    智慧百花园项目中,主要是利用掌控板连接各种传感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实现以下功能:

    功能一:浇灌系统——实现定时浇灌和条件浇灌(判断土壤湿度,决定是否开始浇灌)

    功能二:光照系统——实现阴天光线不足时开灯光照

    功能三:空气循环系统——实现室内空气二氧化碳量、温度、湿度监测,可开窗通风、室内抽湿、温度调节、屏幕显示等

    2)绘制草图

    学生根据需求分析绘制项目草图,并在草图上标注传感器的位置等信息。学生自行选择草图设计工具,可使用绘图软件,也可以直接绘制在纸上。

    3)设计工作流程图

    讨论设备在不同情境下的工作流程,了解相关数据,设定运行条件,让设备实现智能化。例如,当室内光线达到多少才开启补光功能;当温度、湿度处于不同数值状态下,风扇如何运行;当土壤湿度到达多少才控制水泵工作等。根据问题的讨论结果,学生画出流程图。

3.完成项目初稿设计后,每一小组派代表以答辩的方式面向全班阐述方案,通过其他同学的提问集思广益,做进一步调整,整合完善设计方案。

4.根据设计方案终稿,组内开展再分工,明确电路搭建、程序编写、3D建模、外观设计等具体职责,为项目制作做好准备。

二、项目制作

    本模块学生将动手制作“智慧百花园”模型。该环节涉及到电路搭建、程序编写、3D建模、外观构建、组内测试、二次修改、撰写报告等。学生根据上一环节的分工开展活动。

    材料由教师收集提供,每一小组可自行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搭建。因在制作测试过程中会使用到热胶枪、电烙铁、剪刀、美工刀、手电钻等工具,在使用前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1.电路搭建

    根据设计思路,将各类传感器接入掌控板,用USB连接线将掌控板接入计算机。

2.程序编写

    根据工作流程图,在mpython编程软件中完成程序设计,并进行程序调试。组内分工合作完成项目各功能模块的程序编写。

3.3D建模

    利用3Done建模软件设计模型中需要用到的零部件,并用3D打印机打印出成品,本环节需要学生具有3D建模能力。

4.外观构建

    1)将3D打印好的零部件和已有的材料进行组合安装,并在模型中安装好各类传感器,隐蔽导线,使作品更美观。

    2)利用雪糕棍、贴纸、PVC透明塑料板等装饰作品。

5.测试项目,优化作品

    本环节的目标是让已经完成的小组整理好所有的工具和物品,再进行项目测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程习惯。测试内容为组内对照自己的设计方案,查看制作的智慧百花园是否达到预期的需要。然后对照测试单上相应的要求对作品做出判断,是否需要继续优化。

6.撰写报告,制作演示文稿

    已经全部完成制作的小组,整理好文字材料和,由书记员完成项目报告的撰写,再由另一位组员设计制作演示文稿用于展示,其他组员参与作品展示演说稿的整理。

三、展示评价

    本环节的目标是通过组间项目作品交流展示,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展示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每组有5分钟时间展示本组作品和报告,形式不限,学生可以边讲解边演示,让其他同学快速读懂你的作品。而其他组学生则负责向展示小组提问,给作品找找茬,并在作品评价表上打分。

四、拓展提升

    本环节的活动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并尝试作品优化,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生完成自我反思表,并针对本组的“智慧百花园”项目开展集体讨论,反思项目的不足之处,全班学生开启头脑风暴,提出改进意见。

    2.根据讨论意见,各组改良设计方案,尝试优化作品。

预期成果

1.综合实践活动经典方案一个

2.智慧百花园微景观实物作品

3.校级以上的展示汇报

四、课程评价

1.评价要求

1)“花园学习课程与综合实践、劳动教育、艺术创作、科技创新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要采取与之相匹配的评价方法。

2)遵从学生的发展规律,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考查的参与态度、知识技能掌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

3)重过程性评价,如观察记录、问卷调查、合作交流、小组展示等,指导学生自评、互评、师评,邀请校外人士评价,采用描述性、档案袋评价等。

2.评价方式

1)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能力提升等、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2)多元性评价:对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由指导教师完成,还应启发学生开展自评、互评,有效利用家长及社会人士的评价等。

3)全程性评价:重视活动过程,注重评价学生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态度、方法和技能等。

4)激励性评价:因人因事而异,注重个体纵向发展,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助推积极参与,勇于实践氛围的形成。

 

五、课程保障

1.明确课程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职责,在整体安排的基础上实施各项工作。

2.依靠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力量,对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审议修正。

3.注重学习分享,建立课程交流展示机制,加大“五园一家”横向交流,监控保障课程落实。

 

 

智慧百花园》课程设计

学科

综合实践

组长/负责人

马青

开设年级

五年级

课程题目

智慧百花园

执教者

马青

拟整合学科

信息科技、劳动、科学、美术

所需设施

设备

①设备及工具:计算机、3D打印机、热熔胶枪、手电钻、电烙铁、美工刀、剪刀等;

②硬件:掌控板、光线传感器、RGB灯带、掌控扩展板、土壤湿度传感器、继电器模块、水泵、电池、温湿度传感器、风扇模块、二氧化碳模块、加热丝、微型电机等;

③材料:PLA打印耗材、PVC透明板、纸盒、喷头、硅胶管、导线等。

学习目标

科学:

    1.了解现代化农业中的设施设备,探究现代化农业的特点;

    2.掌握影响黄瓜、番茄等农作物生长的相关环境因素,检测其环境因素的各类传感器的科学原理;

    3.学会使用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光线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水泵等搭建电路。

技术:

    1.了解物联网开发的基本流程及物联网设备的一般控制形式;

    2.掌握mpython图形化编程的程序编写,及物联网的通信方法;

    3.学会编写多传感器协调工作的程序代码,并实现物联网控制与反馈功能。

工程:

    1.了解工程设计开发的方法;掌握工程设计草图的绘制;

    2.学会利用现有材料搭建智慧百花园环境及外观。

艺术:

    1.掌握环境设计中颜色搭配、场景布局的方法;

    2.学会利用雪糕棍、造景植被等装饰美化项目,提高审美情趣。

数学:

    1.掌握各传感器模拟数值获取方式;

    2.学会分析所测量数据,并选择合理的数值进行智能控制。

课程内容

与计划

 

一、项目设计

1.将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每一小组首先要进行角色分工,明确小组长、检索员、设计师、书记员等职责,并记录在智慧百花园项目书中。

2.每位学生先独自完成《智慧百花园项目设计表(个人)》,再在组内开展讨论,制定最优方案,完成需求分析、草图绘制、工作流程图设计、材料清单罗列等一系列工作。该环节是工程设计思维融入学习探究过程的重要体现。

    1)需求分析

    智慧百花园项目中,主要是利用掌控板连接各种传感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实现以下功能:

    功能一:浇灌系统——实现定时浇灌和条件浇灌(判断土壤湿度,决定是否开始浇灌)

    功能二:光照系统——实现阴天光线不足时开灯光照

    功能三:空气循环系统——实现室内空气二氧化碳量、温度、湿度监测,可开窗通风、室内抽湿、温度调节、屏幕显示等

    2)绘制草图

    学生根据需求分析绘制项目草图,并在草图上标注传感器的位置等信息。学生自行选择草图设计工具,可使用绘图软件,也可以直接绘制在纸上。

    3)设计工作流程图

    讨论设备在不同情境下的工作流程,了解相关数据,设定运行条件,让设备实现智能化。例如,当室内光线达到多少才开启补光功能;当温度、湿度处于不同数值状态下,风扇如何运行;当土壤湿度到达多少才控制水泵工作等。根据问题的讨论结果,学生画出流程图。

3.完成项目初稿设计后,每一小组派代表以答辩的方式面向全班阐述方案,通过其他同学的提问集思广益,做进一步调整,整合完善设计方案。

4.根据设计方案终稿,组内开展再分工,明确电路搭建、程序编写、3D建模、外观设计等具体职责,为项目制作做好准备。

二、项目制作

    本模块学生将动手制作“智慧百花园”模型。该环节涉及到电路搭建、程序编写、3D建模、外观构建、组内测试、二次修改、撰写报告等。学生根据上一环节的分工开展活动。

    材料由教师收集提供,每一小组可自行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搭建。因在制作测试过程中会使用到热胶枪、电烙铁、剪刀、美工刀、手电钻等工具,在使用前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1.电路搭建

    根据设计思路,将各类传感器接入掌控板,用USB连接线将掌控板接入计算机。

2.程序编写

    根据工作流程图,在mpython编程软件中完成程序设计,并进行程序调试。组内分工合作完成项目各功能模块的程序编写。

3.3D建模

    利用3Done建模软件设计模型中需要用到的零部件,并用3D打印机打印出成品,本环节需要学生具有3D建模能力。

4.外观构建

    1)将3D打印好的零部件和已有的材料进行组合安装,并在模型中安装好各类传感器,隐蔽导线,使作品更美观。

    2)利用雪糕棍、贴纸、PVC透明塑料板等装饰作品。

5.测试项目,优化作品

    本环节的目标是让已经完成的小组整理好所有的工具和物品,再进行项目测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程习惯。测试内容为组内对照自己的设计方案,查看制作的智慧百花园是否达到预期的需要。然后对照测试单上相应的要求对作品做出判断,是否需要继续优化。

6.撰写报告,制作演示文稿

    已经全部完成制作的小组,整理好文字材料和,由书记员完成项目报告的撰写,再由另一位组员设计制作演示文稿用于展示,其他组员参与作品展示演说稿的整理。

三、展示评价

    本环节的目标是通过组间项目作品交流展示,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展示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每组有5分钟时间展示本组作品和报告,形式不限,学生可以边讲解边演示,让其他同学快速读懂你的作品。而其他组学生则负责向展示小组提问,给作品找找茬,并在作品评价表上打分。

四、拓展提升

    本环节的活动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并尝试作品优化,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生完成自我反思表,并针对本组的“智慧百花园”项目开展集体讨论,反思项目的不足之处,全班学生开启头脑风暴,提出改进意见。

    2.根据讨论意见,各组改良设计方案,尝试优化作品。

预期成果

1.综合实践活动经典方案一个

2.智慧百花园微景观实物作品

3.校级以上的展示汇报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子冈路22号 电话:0512-53839910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