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第二学期课题研究记录表(二)

作者: 时间:2023-04-05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英语阶梯作业设计研究

课题类别

太仓市微型课题

立项编号

W2022062

出席对象

南郊小学英语组和科实小英语组

地点

腾讯会议

时间

2023322

研究主题

融合型阅读阶梯作业的研究

所要解决问题

融合型阅读阶梯作业的案例

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法







一、文献研究结论

阅读过程中,为充分理解文本,读者需付出一定的认知努力,对内容进行识别、解析和建构。这一过程需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阅读认知理论将这些方法和技巧定义为阅读认知策略或阅读策略。并将其分为全局阅读策略、问题解决策略和支持阅读策略。其中,全局阅读策略是从整体理解文本,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掌控和管理阅读的技巧;问题解决策略主要表现为理解出现问题时使用的策略;支持阅读策略则是辅助读者理解文本的方法。

对于阅读题材,半数以上被试倾向于阅读具有故事性、情节性的文本,对科普类、说明类文本兴趣较小,实验设置的两类题材及其难度一定程度会影响其阅读兴趣,同时,时间限制干扰了其阅读体验与对内容的理解。对于阅读方法,被试在日常阅读中积累了稳定的阅读方法,如默读、跳读、先泛读后精读等不同策略。此外,多数被试表达了对纸质载体的偏好,指出数字载体相对纸质载体存在一些不足,如不便做笔记、容易走神、眼睛疲劳等,一定程度阻碍其进入沉浸状态及部分阅读策略的使用。

二、主题意义探究下的绘本阅读

日本图画书大师松居直曾这样定义绘本:文×图,即绘本不是简单的图文叠加,只有有效地结合图文,充分发挥图画的作用,才能读好绘本。但学生受成长阅历的限制,在经验和知识储备等方面存在不足,难免会遇到生词和句子。教师应避免逐词逐句的讲解,或直接告知学生生词、句子的意思,而应把握绘本图画所提供的价值,带领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探究,掌握语言知识,理解文本内涵以及其所要传递的主题意义。

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绘本是补充教材内容,落实主题意义教学的好材料。教师应“多元解读教材,甄选融合绘本;融贯新旧知识,定位主题意义;深度推进理解,探究主题意义;链接现实生活,升华主题意义”,由此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融合型阅读理解1——完形填空+思维导图

融合型阅读理解2——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问答

融合型阅读理解3——对话填空

融合型阅读理解4——表格式日记

融合型阅读理解5——中文释义

融合型阅读理解6——读表题

融合型阅读理解7——选词填空

融合型阅读理解8——图文选择

融合型阅读理解9——填空题

融合型阅读理解10——自主创编

三、主要结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需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将学生的阅读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活动,能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积极的学习状态,助推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的融合。思维导图能使思维可视化、清晰化、条理化,有助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记忆。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阅读既是小学英语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很多教师只关注课内教材的阅读教学,导致学生过度依赖教师讲解,丧失阅读体验,缺乏独立思考,无法真正提高阅读能力。课内外融合阅读体现了阅读的一致性、连续性、能动性,学生能从中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及思维框架,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进而促进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物化成果

“融合型”阅读阶梯作业设计案例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子冈路22号 电话:0512-53839910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