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 一、在寒假中,布置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去实践 从小小的实验中去探求大大的发现,在这个寒假中,布置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结合学习的科学知识,把自己当做工程师、设计者,进行探索、创造、制作、改进,如制作一个潜望镜,一把万花尺、一个地球内部构造模型、一个水钟…… 创意作业研讨1 做一个潜望镜 准备材料:长方形牛奶盒或者牙膏盒2个、镜子、剪刀、胶带、胶水。 实验步骤: 1.将一个长方形的盒子从中间剪开,分别在两段盒子上剪出一个洞,然后装入镜子,镜子与盒壁成45度夹角。 2.取出另一个盒子,在前端剪一个洞,然后翻面,在盒子另一边也剪一个洞,两个洞一个在前端,一个在底部,让盒子通透。 3.把两段盒子拼接在剪出来的两个洞上。注意镜子与盒壁一定要形成45度夹角。两个长方形的盒子要准备一模一样的。 创意作业研讨2 光的色散——把彩虹带回家 准备材料:喷雾器(或者矿泉水瓶子)、玻璃杯 实验步骤: 1.用家里给花草浇水的喷雾器,把喷雾器里注满水,来到阳光下。也可以用针在一个塑料矿泉水瓶上扎很多小洞,用来代替喷雾器。 2.对着阳光喷出水雾,一道微型彩虹桥就出现啦。 3.在玻璃杯里装半杯清水之后拿到有阳光的地方,使阳光透过水面和杯壁投射到地面未被阳光照到的地方,这时候阳光就被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把彩虹带回家。 实验原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彩虹的形成原理是自然光在水雾的折射下出现分解,形成了七色光。 二、对于作业设置相应梯度,提升学生思维 充分考虑学情,将实践作业指向科学思维进行分层,根据不同的思维要求设计对应内容。以某个主题和问题为主线进行探究活动,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和知识,完成新认知过程,通过不同的形式与手段,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官观察、得出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作业,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容去完成。 三、在完成实践作业过程中,提升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借助此次寒假实践作业,为学生搭建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的平台,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思考: 此次科学作业在寒假中让学生去完成,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也可以和家人一起去动手制作,作业完成率高,效果好。从上交的作业看出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科学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科学作业设计师一个旅程,需要不断完善,我们要借助集体的力量,花时间,花精力进行持续的思考和研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情学生不断进行调整优化,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科学思维在科学作业的实践中真正的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