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第二学期课题研究记录表(一)

作者: 时间:2023-03-03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双减”背景下基于单元视角的小学科学作业优化和开发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太仓市“十四五”教育科研微型规划课题重点课题


立项编号

ZW2022011

出席对象

科学组成员

地点

科学教室1

时间

20232114

研究主题

设计主题类作业,引导儿童学会创新


所要解决问题

1. 解决科学作业缺乏思维含量的问题;

2. 利用寒假时间让学生对上学期科学知识通过实践作业得到拓展;

3. 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不足的问题。

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行动研究







过程:

一、在寒假中,布置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去实践

从小小的实验中去探求大大的发现,在这个寒假中,布置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结合学习的科学知识,把自己当做工程师、设计者,进行探索、创造、制作、改进,如制作一个潜望镜,一把万花尺、一个地球内部构造模型、一个水钟……

创意作业研讨1 做一个潜望镜

准备材料:长方形牛奶盒或者牙膏盒2个、镜子、剪刀、胶带、胶水。

实验步骤:

1.将一个长方形的盒子从中间剪开,分别在两段盒子上剪出一个洞,然后装入镜子,镜子与盒壁成45度夹角。

2.取出另一个盒子,在前端剪一个洞,然后翻面,在盒子另一边也剪一个洞,两个洞一个在前端,一个在底部,让盒子通透。

3.把两段盒子拼接在剪出来的两个洞上。注意镜子与盒壁一定要形成45度夹角。两个长方形的盒子要准备一模一样的。

创意作业研讨2 光的色散——把彩虹带回家

准备材料:喷雾器(或者矿泉水瓶子)、玻璃杯

实验步骤:

1.用家里给花草浇水的喷雾器,把喷雾器里注满水,来到阳光下。也可以用针在一个塑料矿泉水瓶上扎很多小洞,用来代替喷雾器。

2.对着阳光喷出水雾,一道微型彩虹桥就出现啦。

3.在玻璃杯里装半杯清水之后拿到有阳光的地方,使阳光透过水面和杯壁投射到地面未被阳光照到的地方,这时候阳光就被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把彩虹带回家。

实验原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彩虹的形成原理是自然光在水雾的折射下出现分解,形成了七色光。

二、对于作业设置相应梯度,提升学生思维

充分考虑学情,将实践作业指向科学思维进行分层,根据不同的思维要求设计对应内容。以某个主题和问题为主线进行探究活动,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和知识,完成新认知过程,通过不同的形式与手段,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官观察、得出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作业,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容去完成。

三、在完成实践作业过程中,提升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借助此次寒假实践作业,为学生搭建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的平台,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思考:

此次科学作业在寒假中让学生去完成,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也可以和家人一起去动手制作,作业完成率高,效果好。从上交的作业看出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科学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科学作业设计师一个旅程,需要不断完善,我们要借助集体的力量,花时间,花精力进行持续的思考和研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情学生不断进行调整优化,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科学思维在科学作业的实践中真正的落地生根。





围绕“设计主题类作业,引领儿童学会创新”展开了系列活动,实践作业可以对课堂探究活动进行延伸,也能满足学生对书本内容深入研究的需求。通过设计的科学实践作业,不仅能让学生动起收来,而且可以训练学生思维,大大实现作业的价值。在设计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思维设计对应的内容,区分不同层次。可以设计基础型和挑战型,基础型是人人可以完成的难度,挑战型更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

多样化的作业不单实现了科学价值,也突出了育人价值,培养了孩子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态度责任。让科学素养真正落地、引领孩子们成长。

物化成果

寒假创意作业7

寒假创意作业视频+照片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子冈路22号 电话:0512-53839910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