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课题研究记录表(二)

作者: 时间:2023-11-04 点击数:

课题题目

促进思维发展的小学语文学习活动结构化设计研究

课题类别

江苏省规划课题

立项编号

D/2021/02/221

出席对象

课题核心组成员

地点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时间

2023年1026

研究主题

“寓言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结构化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所要解决问题

1.通过文献研究,了解结构化任务设计原则、组织形式、学习流程的理性认识。

2.通过寓言教学的课堂观察,梳理出童话教学结构化教学策略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课例研究


 

一、理论学习:

吴敏敏校长作了题为《促进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结构化思维课堂》讲座。从理论支撑、概念定义、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四个方面展现了结构化思维课堂的构建方式。

吴校长着重指出:结构化是指围绕要实现的功能,将相关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使它们彼此产生关联作用,并架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语文课程中教学的结构化,是指以联系的、系统的观念为指导,遵循认知规律,在科学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重构教学的材料、程序、方式,让学生通过体系化的语言材料和言语实践活动,获得语言规则,建构语言图式,积淀言语经验,内化认知策略,逐渐形成语文学科的基本观念。最后她归纳总结了促进思维发展课堂的四个共同点,通过众多切身实践的课例,给工作室成员提供了结构化思维课堂教学设计的参考。

二、课例展示:

仓市九曲小学 田鸣鸣老师执教《坐井观天》。

三、课例研讨:

王孙洁老师认为田老师的课堂充满了辩证色彩,能够搭建任务支架,践行诗意语文,课堂节奏紧凑,并且创设了合适的任务情境。

陈子麦老师认为田老师的课堂平实中显灵动,设计中显思想,能够精准设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着力落实语文要素,是一堂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好课。

吴敏敏校长点评田老师的的课堂让学生走近经典寓言,开启理性思维的大门。言的表层结构联结着具体的形象思维,它的深层结构联结着抽象的逻辑思维。这种双重结构性决定了寓言在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过程中起到的桥梁作用,也就是对人类个体思维发展的启蒙作用。小学低段的儿童,从学龄前期的直觉行动思维逐步转变为初级的具体形象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感知的影响占先导,还缺乏从事物的本质属性上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寓言的教学正好可以充分发挥寓言的这一独特价值,促进儿童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寓言是作者通过假借的故事传递自己的人生感悟,这种人生感悟与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有密切的关系。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学作品只是给读者提供一个框架,在寓言故事所提供的范畴之内,读者既要读进去,理解文本自身的思想观念,同时还要跳出来,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形成丰富的意义。

 

 

物化成果

课题研究课例《坐井观天》

签到表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子冈路22号 电话:0512-53839910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