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题目 |
促进思维发展的小学语文学习活动结构化设计研究 |
课题类别 |
江苏省规划课题 |
立项编号 |
D/2021/02/221 |
出席对象 |
课题核心组成员 |
地点 |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
时间 |
2023年11月2日 |
研究主题 |
“散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结构化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
所要解决问题 |
1. 通过理论学习,为学习活动结构化设计提供借鉴价值,更好地进行课堂融合 2.通过散文教学的课堂观察,梳理出散文教学结构化教学策略 |
研究方法 |
文献研究、课例研究 |
过 程 与 思 考 记 录 |
为进一步深化活力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研与科研双融合,推进“活力课堂”实践研究,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开展“语文学科科教融合课例观摩研讨活动”,以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本次活动由教科室主任柴荣萍老师主持,五年级语文老师重点筹备,教科室、教导处、教研组长、高年级语文教师、课题组核心成员共同参与。 理论学习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葛语霏老师首先进行了该主题下的相关研究现状综述,继而结合两篇文章《结构化策略促进小学语文高阶阅读能力发展的研究》《组块教学在小学语文散文教学的应用研究》回顾理论学习历程,通过理论学习,为学习活动结构化设计提供借鉴价值,更好地进行课堂融合。 课堂观察量表解读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武叶巧老师对“散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结构化教学设计实践研究——以五年级《鸟的天堂》为例”的课堂观察量表进行解读,观察量表以四个活动为基础设计了“A思维能力的提升”和“B散文结构化教学策略”两个观察指标,针对这两个指标又设计了一系列子指标,帮助老师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观摩接下来的课堂中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 课题研究课 本次课例的研究主题:散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结构化教学设计实践研究——以五年级《鸟的天堂》为例。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张萍老师执教课题研究课《鸟的天堂》,张老师基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立足直观想象,借助问题驱动,突破思维惯性,在“探究推进”中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说课研讨 张萍老师从学情分析、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执教的课题研究课《鸟的天堂》进行说课。本节课旨在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并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观课交流 参与观课的老师们详细记录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及学生课堂表现,在充分讨论之后,不同的观察指标组就自己观察的子指标进行“有证据”的分析与研究。 指导与总结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陆艳秋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此次研讨活动各位发言的老师准备充分,特别是张萍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特别成功,同时亦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冯洁副校长围绕课堂观察量表的学习活动结构化进行分析,并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
获 得 的 主 要 结 论 |
附:课堂观察量表 观察报告 |
物化成果 |
课堂观察量表、观察报告、课题研究课《鸟的天堂》 |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促进思维发展的小学语文学习活动结构化设计研究”课题研究课
“散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结构化教学设计实践研究——以五年级《鸟的天堂》为例”课堂观察表
观察班级: 五年级 执教教师 张萍 观察对象 教师□ 学生□ 观察者 观察日期
活动过程 |
观察指标 |
教的行为与学的表现 |
以学思教 |
活动一: 初步感知,引发思维冲突 活动二: 视觉形象,搭建思维台阶 活动三: 辩证思考,突破思维惯性 活动四: 写话创作,实现思维外化 |
A.思维能力的提升 A1.直觉思维的提升 A2.形象思维的提升 A3.辩证思维的提升 A4.创造思维的提升 B.散文结构化教学策略 B1.问题链结构化 B2.学习活动结构化 B3.散文元素结构化 |
|
|
观察说明:
1.教师的教:主要记录教师的讲述、提问/追问、呈现、活动说明、活动参与、评价等行为,可具体化;
2.学生的学:主要记录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语言、行为、神态、状态以及学习结果等,学生对重点的学习、难点的突破、小组合作、亮点、生成等;3.以学思教:针对学的表现,反思教的行为,提出自己思考(成功启示、改进之策等)。
签到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