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月依托牛爸妈家长微课程,探索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 前期准备: 3月初,课题组成员开启动员会议,召集班主任,布置牛爸妈微课程任务,每班挑选两名家长,以自愿报名的方式,现将课题报给班主任,班主任完成一起写表格,对课题内容进行初步审核。课题组成员分学科,分主题与相应课程的家长进行线上或者线下的沟通,精心打造课程内容。 课程开展: 3月27日,近百名牛爸牛妈走进校园,走上讲台,给小牛人们带来了一节又一节精彩的“牛爸妈微课程”。 课题组成员随班听课,了解课程开展情况,并拍摄照片,留下过程性资料。 后期总结: 3月29日,牛爸妈微课程结束后,课题组召开课题组活动会议,课题组成员对于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式的梳理,并且分析讨论其中的学科相关性以及跨学科内容的融合情况。 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几大项目:学科主题类、兴趣爱好类、职业体验类、生活探索类、安全自护类 学科主题类:其中涉猎最多的,主要是绘本故事的教学 兴趣爱好类:剪纸、绘画、插花、手工、舞蹈等等 职业体验类: 建筑、石油、银行家、建筑启蒙等等 生活探索类: 水循环、动物的有趣行为、葡式蛋挞的制作等等 安全自护类: 海姆立克急救法、汽车安全小知识、校园传染病的防控、安全用电,从我做起、保护牙齿、军事训练等等 共同点:课程中进行了跨学科的融合,也就是说这些课程中,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这与家长这一独特的身份相关,他们并不是专业的从教者,在开展课程的过程当中,虽然缺少了一定的专业性,但是他们的课程主题鲜明,能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融入不同的学科内容,这与项目式学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