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课题研究记录表(2024年10月)

作者: 时间:2024-10-25 点击数:



2024~2025学年第学期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政社协同视域下社工助力学生品格提升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教育治理子课题(重点)

立项编号

GZ-Z202109

出席对象

课题组成员

地点

心语空间

时间

20241025日

研究主题

课题组成员对本课题所做研究的梳理与总结,分析查找优势与不足之处。

所要解决问题

《政社协同视域下社工助力学生品格提升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有哪些优势与不足之处?分析梳理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研究方法

谈话法对比法、讨论法

 

 

 

 

 

一、课题概述
1.课题背景与目标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学生们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压力,品格成长与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受到关注。校社工为学生们照亮前行的道路,提供专业且贴心的支持与帮助,助力其全面发展。
本课题以提升学生品格、促进心理健康、营造积极校园氛围为核心目标。具体而言,旨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律性、同理心等品格素养,缓解学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增强学生抗逆能力与社会情感能力,帮助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学生提高专注力
2.研究方法
为确保课题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A, 社工热线和信箱:帮助那些有问题又羞于主动寻求帮助的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给孩子们一个倾诉与表达的窗口


B,个案辅导:与学生、家长、班主任、同学多方沟通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深入辅导。通过了解学生的问题与需求,精心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运用专业化的访谈技巧,走进孩子的内心,再通过系列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团辅课程等方法,引导其成为更好的自己。运用个案管理方法,通过内在情绪心理介入和外在环境改善,从学生、家长、学校三个维度整合资源,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营造正向成长环境。


C,学期初心理问卷调查:每个学期对全体学生展开心理成长问卷调查,全面把握学生心理状况、需求及问题。心理问卷调研整理、分析成每班测评报告,运用专业心理测评工具,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精准评估并向班主任及德育处汇报。通过心理成长问卷,筛查出了潜在风险学生,为班主任把握学生身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班主任和社工对部分潜在风险学生或提供支持和帮助,或积极引导学生纠正不当的行为、习惯,或积极介入改善亲子关系等。


D,开展素质培育课程:

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抗逆力专业内容为指导,通过教授抗逆力核心三元素,培养孩子抗逆力内核,帮助孩子正向成长。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分别开设青春期课程、抗逆力课程小牛人成长课等提升学素质培育课程。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变化,提升耐挫能力与社会情感能力。并且以校内社团课形式开展,针对三四年级有需求的学生,开展心理社团活动


E,小牛人正向成长小组: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学生专门成立心理成长小组,借助小组活动,更好地管理情绪,提升自身专注力、自制力。学习并实践社交技巧,结交朋友,改善同学关系。学会遵守规则,提升师生、生生、亲子连接关系。

 

F,家长训练营:从了解孩子的行为特征,进而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实施有效的表扬,建立家庭代币制。从有效地下达指令,到建立家庭规则及有针对性地忽略,再到罚时出局。整体设计环环相扣,让家长们对育儿更有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家长学习管控好自己的情绪,不吼不叫、情绪稳定,温和而坚定地对待孩子,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通过家长训练营,能有效改善孩子的行为习惯、亲子关系、提升家长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等。


二、课题实施过程
1.个案辅导
辅导对象筛选:通过问卷调查、教师推荐以及学生自荐等多种途径,确定需要个案辅导的学生。
辅导内容与方法:依据学生具体问题与需求,灵活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疗法等专业方法进行辅导。辅导内容涵盖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
辅导效果评估:采用学生自我报告、教师反馈以及心理测评等多种方式,对个案辅导成效进行评估。
2.心理成长问卷调查与检测
问卷设计:问卷内容广泛涉及学生心理状况、需求、问题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采用选择题、量表等形式,确保问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调查对象与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择开学初期这一关键时间节点,以便准确了解学生初始心理状况。
心理检测方法:选用专业的心理测评工具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结果深入分析:对问卷调查和心理检测结果进行细致统计分析,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特点、需求和问题,为后续课程开展和个案辅导提供依据。
3.小牛人青春期课程
课程内容设计:针对高年级五六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青春期课程内容,涵盖生理变化、心理变化、男女生相处、交友等多个方面。
实施方式丰富多彩: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生动方式进行教学,极大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教师专业培训:对授课教师进行系统专业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效果评估科学全面:通过学生自我报告、教师反馈以及心理测评等多种方式,对青春期课程成效进行科学评估。
4.小牛人抗逆力课程
课程内容精心规划:针对中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设计抗逆力课程内容,包括情绪管理、问题解决、人际关系、合作增强耐挫力等方面。
实施方式灵活多样:运用游戏、活动、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充分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效果评估客观准确:通过学生行为表现、教师反馈以及心理测评等方式,对课程的成效进行客观评估。
5.小牛人正向成长小组
小组组建:根据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组建心理成长小组。小组成员一般为8-10左右,由校社工全程跟进
活动内容与方法:通过游戏、训练、讨论等方式,切实提高学生专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活动内容涵盖注意力训练、情绪管理、学习方法等方面。
效果评估:通过学生行为表现、教师反馈以及心理测评等方式,对心理成长小组的成效进行评估。

三、课题成果
1.学生品格成长方面
责任感增强: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学生的责任感得以提升。他们能够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积极关心他人和社会。
自律性提高:学生自律性增强,能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合理安排时间,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
同理心培育:学生同理心得到培养,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主动关心他人,热情帮助他人。
2.心理健康方面
焦虑、抑郁情绪有效缓解:通过心理辅导和课程学习,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
自我认知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清晰准确,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效提高自我接纳和自信心。
3.学校氛围与教育环境方面
校社工的积极介入,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深度沟通和交流,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校社工与家长和老师保持密切联系,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有力促进了家校社的合作。

四、结论与展望
1.课题总结
对课题的实施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系统总结,体现了驻校社工在学生品格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课题组成员深入分析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2.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
个案辅导覆盖面有待拓展:未来可进一步扩大个案辅导的覆盖面,为更多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个案辅导过程中有遇到较难的对立违抗障碍和抑郁,对于棘手的个案及时转介,同时驻校社工要不断学习相关内容,以期能够更好更专业服务。
课程内容和方法需持续创新:随着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课程内容和方法需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持续提高教学效果。
家校合作需进一步深化:持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展望未来
继续深入探索校社工助力学生品格成长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支持和帮助。进一步加强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作,形成强大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品格成长和心理健康。

本次课题研究,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组织课题组成员,对课题概述、研究方法、实施过程、实施成果、课题展望、优势不足之处等加以讨论。为驻校社工后续持续助力学生品格提升的工作改善,奠定坚实基础。

物化成果

从学生发展与系统环境视角,基于循证(evidence-based方法,在学校构建了预防(100%发展(15%干预(5%多层次分级服务框架。即通过对全校学生(100%)的预防性服务,发现一部分(15%)处于困境边缘的学生进行发展性支持服务,并对小部分(5%)已经处于困境中的学生实施密集精准干预。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子冈路22号 电话:0512-53839910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