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课题研究记录表(四)

作者:田新航、孙婧怡 时间:2025-06-10 点击数:

2024-2025学期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CLIL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课题类别

一般课题

立项编号

Q2024014

出席对象

课题组成员

地点

E-fun空间

时间

2025.6.7

研究主题


CLIL 理念下小学高年级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课例设计与实践

所要解决问题

1. 跨学科融合深度不足与学科知识碎片化:

英语教学与科学、科技等学科的整合停留在知识叠加层面,未形成 “语言学习 + 学科探究” 的双向驱动模式,如水稻生长过程的英语教学中,科学知识讲解与语言目标脱节。
2.真实任务设计与学生能力适配性不足:

跨学科任务缺乏分层设计,未充分考虑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如 “环球旅行计划” 初级任务中,部分学生因地理术语难度较大导致语言输出受阻。
3.德育与文化目标渗透形式化:

跨学科活动中德育元素(如节约粮食)和文化意识(如国际礼仪)的融入缺乏情境化设计,未能通过语言实践转化为学生的行为认知。

研究方法

1.文研究法:梳理CLIL 理论中 “4C目标(Content, Cognition, Communication, Culture)与跨学科融合的实践路径,重点分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综合课程设计要求。
2.课例研究法:以译林版六年级 Unit 4《Then and now》为载体,设计 “过去与现在” 主题跨学科课例,整合科学(水稻生长)、科技(农业技术发展)、德育(珍惜粮食)等学科内容。
3.行动研究法:采用 “设计-实施-反思-优化”循环模式,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作品分析(如旅行计划报告)迭代课例设计,重点记录语言目标与学科目标的融合效果。







一、理论建构与课例框架设计

1.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 CLIL 理念,明确 “内容与语言整合学习” 需以语言目标为核心,学科知识为载体。针对 Unit 4 “Then and now” 主题,确定跨学科融合点:
   科学维度:水稻种子结构、生长周期(对应英语句型 “The rice grows from... to...”)
   科技维度:杂交水稻技术发展(对应英语表达 “Thanks to technology, the yield becomes...”)
   德育维度:粮食生产过程(对应英语讨论 “We should not waste food because...”)
   2. 设计 “三维任务模型”:
   语言技能层:一般过去时与现在时对比运用
   学科知识层:水稻种植方式变迁(人工 vs 机械化)
   文化认知层:科技工作者贡献(袁隆平事迹英文简述)
  二、课例实施与课堂观察
  1.跨学科导入活动:
播放太空水稻生长视频,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生长阶段(“First, the seed emerges... Then it tillers...”),同步学习科学术语(如 “seed, tillering, heading”),发现 68% 学生能准确使用 “first, next” 等顺序副词,但 32% 学生因科学词汇陌生出现表达卡顿。
    2.小组探究任务:
    分组完成 “水稻种植变迁” 对比表,需用英语表达 “Thirty years ago, farmers harvested with sickles. Now they use machines.”。观察发现,59% 学生能结合数学知识计算产量增长(如 “from 278kg to 1152.3kg”),但跨文化对比环节(如中西方粮食文化差异)参与度仅 41%,反映文化目标渗透不足。
   三、反思与优化方向
   1.学科知识与语言目标的耦合性:需将科学概念(如 “hybrid rice”)融入词汇教学,设计 “词义匹配 + 句型套用” 分层任务,如基础层完成 “seed -种子” 配对,提高层造句 “Hybrid rice helps feed more people.”
   2.德育目标的情境化转化:在 “粮食浪费现象” 小组讨论中,增加角色扮演(如 “restaurant owner”“farmer”),用英语表达观点 “I think we should order food wisely because farmers work hard.”
   3.CLIL 资源图谱优化:按 “语言技能 - 学科主题 - 教学阶段” 三维度分类资源,如:
   听力资源:科学实验英文解说(水稻生长周期)
   文化资源:国际粮食日英文宣传视频

1.跨学科融合的 “双向驱动” 原则
语言学习驱动学科探究:通过 “问题链” 设计(如 “How has rice farming changed?”)引导学生用英语获取科学知识
学科内容反哺语言运用:水稻产量数据对比任务(数学维度)促进 “比较级 + 数据表达” 语言目标达成
2. 任务分层设计的 “三维标准”
语言难度:按 “词汇 - 句型 - 篇章” 分层(如基础层使用 “seed, grow”,提高层使用 “hybrid, yield”)
学科深度:从 “知识识记” 到 “批判性思维”(如从 “描述种植方式” 到 “评价科技影响”)
文化维度:从 “信息传递” 到 “价值认同”(如从 “介绍袁隆平事迹” 到 “讨论科学家精神”)
3. CLIL 课例设计的 “四步流程”
主题筛选:基于单元话题确定跨学科切入点(如 “Then and now”→“农业技术变迁”)
目标耦合:明确语言目标(时态运用)与学科目标(科学探究)的交集点
任务嵌套:将跨学科内容拆分为 3-5 个语言实践模块(如导入 - 探究 - 拓展)
评价融合:设计 “语言准确性 + 学科思维 + 文化意识” 三维评价量表

物化成果

课例方案、学生跨学科作品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子冈路22号 电话:0512-53839910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