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察指标设计 A:核心问题为支架的图形与几何领域问题设计 B:归纳推理的进阶培养策略 二、观察量表解读与分工 三、课题研究课 (一)整体感知与特征引出 活动一:整体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让学生辨认分别是什么图形? 2.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 学生在教室里找一找、指一指。 (二)特征探究与验证 活动二: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1.探究特征 同桌合作:探究长方形有什么特征?你是怎么发现的? 2.巩固特征 (1)同桌合作: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 (2)一个长方形,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想象:这是一个多大的长方形?可能是哪个物体的面? (3)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改成一个正方形吗?用水彩笔画一画。 (三)特征对比与推理提升 活动三:认识正方形的特征 1.推理探究 结合长方形改成正方形,引导学生发现:不管怎么改变,只要长和宽相等,它都是正方形。 2.对比特征 提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四)特征应用与挑战 第一关:拼图形 同桌合作:用两幅同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二关:做相框 做一个相框,为什么框架材料只要准备两种长度? 第三关:图形王国运动会 今天图形王国正在开运动会,它们以滚动前进的方式进行比赛,最终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这三位选手进入了100米赛跑的决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能根据它们前进的脚印,猜一猜它们各自站的是哪条跑道吗? 四、说课研讨 课后柴荣萍老师分享了本课的设计思路及教学实践思考。柴老师简单分析了课题的基本情况,结合课题说明本节课的设计理念、设计意图,希望通过核心问题为支架帮助学生形成对一类图形的认识视角、内容、研究方式的结构化认知,提炼低学段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归纳推理的进阶培养策略。 五、分组观课 参与观课的老师们认真记录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及学生课堂表现,围绕观察指标进行“有证据”的分析与研究。 六、小组代表交流 太仓市璜泾镇鹿河小学教科室施晓磊主任就柴荣萍老师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上课内容进行点评,施主任评价:柴老师选取生活中的事物并从中抽象出形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接着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结论带领学生研究具体特征,在过程中培养孩子推理和研究能力,用数学眼光分析生活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