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为媒,点亮童心!
当儿童的奇思妙想遇见灵动诗歌,如何通过教学让这份想象力生根发芽?9月16日,围绕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激发想象力的中年段儿童诗写作教学策略研究》开展结题梳理活动,为一段聚焦儿童诗性表达与想象力培养的教研之旅,交出了一份扎实的阶段性答卷。
此次研究从理论探索到实践落地层层递进:前期通过文献研究厘清儿童诗内涵、想象力特征及二者关联,结合问卷星调查(教师卷26份、学生卷378份)与科教新城实验小学现场调研,精准掌握中年段儿童诗写作教学现状;中期针对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不同体裁,匹配中年段学生认知特点,分别探索出“景物氛围想象+情感表达”“情节人物构建+场景还原”“形象感知→抽象思考”的针对性教学策略;同时以开题论证、典型课例、主题研修为支撑,最终形成“素材唤醒→方法支架→创作实践→评价反馈”的完整实施路径,以及过程性与终结性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让教学策略既有理论支撑,又具实操价值。
这场结题梳理不仅沉淀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从教学策略到评价体系,为小学语文诗教提供了清晰指引,更让“以诗歌滋养想象力,以教学守护童心”的理念进一步深化。未来,参与研究的教师们将带着这些成果走进课堂,让更多中年段孩子在诗歌写作中释放创意、表达自我,让诗的种子在童心沃土中持续生长,为语文教学注入更多灵动与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