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第一学期课题研究记录表(六)

作者:马丽娟 时间:2024-11-29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提升学生注意力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类别

太仓市微型课堂

立项编号

ZW2023006

出席对象

四年级数学组

地点

数趣空间

时间

1115

研究主题

基于激发学习动机的提高注意力的教学策略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

所要解决问题

1.听课、评课课题研讨课《分数的初步认识》

2.提炼提高学生小学数学课堂注意力的教学策略

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法、课例研究法







一、《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观摩

活动一:通过一个物体的均分引出二分之一

1.导入:下周五我们有个期待已久的集体活动要参加,有人知道是什么吗?(秋游)

秋游的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分享食物了。假如,现在有4个糖果和2瓶可乐(出示),你打算和同桌怎么分?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

同桌讨论

预设:……

追问:这么分合理吗?为什么?(同样多)

师: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什么?(红笔板书:平均分)

出示:我们可以说……平均……,每人分到……;再一起说一说可乐怎么平均分?

出示:多了一个蛋糕,还是2个人,怎么平均分?

预设:一切为二(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

师:“半个”在数学上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有的人会说1/2)

师:表扬预习到位,在数学上,半个也就是二分之一个。

(左半个跳动)这半个蛋糕是1/2,

(右半个跳动)这半个呢?(也是1/2)

师:所以可以说,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一起说)

板书: 一个蛋糕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半个蛋糕无法用整数表示引发的矛盾冲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整数过渡到分数的必要性,让学生不知不觉经历了分数的产生过程,体现了分数的优越性,从而明确本节课学习的方向。

写法、读法,各部分名称,说一说意思

师:二分之一怎么写呢?伸出手指,一起写,先用直尺画一条短横线,在短横线的下面写小小的2,上面写小小的1,在自己写一遍(先写……,再写……)学会了吗?

师:那这个数我们就读作1/2(从下往上),一起再读两遍

师:知道了读法,写法,我们再来认识一下1/2的每个部分的名字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分子;谁来根据分蛋糕的过程,说一说这个分母2,和分子1分别是什么意思?

预设:2表示分成2份,1是其中的1份

师:再来完整地说一说一块蛋糕的1/2是什么意思?

引导)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擦,改)

引出课题:像1/2这样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

设计意图:1/2的认识是理解其他分数的一个基础,以1/2的认识为突破口,采取联系生活,多重感知的方法,初步理解了分数各部分的含义。

活动二:学习表示几分之一,发现规律

1.表示二分之一

要求:拿正方形纸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颜色

交流:你有哪些方法?

展示三种,你怎么分的?

预设:对折

引导规范:在数学上,把一个图形对折一次,其实就是把它平均分成了——2份;

预设1:横着分,

预设2:竖着分,

(说明:其实横着竖着分都是一样的)

预设3:沿对角线分,出现了2个三角形

核心:为什么涂色部分的形状不同,都表示正方形纸的1/2?

都是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它的1/2

2.表示四分之一

过渡:刚刚……1/2,还能创造出一张正方形纸的1/4吗?先想一想,你打算怎样创造正方形的1/4,?

同桌交流,请人说(平均分成4个长方形,4个小正方形,4个三角形)

动手尝试,教师抓紧收集(3种)

展示,一起判断:涂色部分是不是正方形纸的1/4?为什么都是正方形纸的1/4?

都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1/4(板书)

练习:想想做做2

师:刚刚我们找到了正方形的1/4,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图形,判断一下,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是1/4?手势对错

小结:看来,我们今天认识的分数,都离不开平均分

3:表示几分之一

同样大的圆形纸片

要求:折一折,涂一涂,分别创造出1/2、1/4和1/8

交流:怎么创造的?1/2、1/4和1/8的创造过程有什么相同点?

相机把对应的圆片贴到黑板上

观察3张圆片,1/2、1/4和1/8有什么相同点?

比大小

板书  1/2>1/4>1/8

方法:直接看;

同样大的圆形,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

分子都是1,  分母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小

过渡:刚刚我们创造了1/2,1/4,1/8,你还想创造几分之一?和同桌说一说它的含义?

……

小结:一个蛋糕、一个( )( )这样的称为一个物体(板书)

一个正方形、圆形、……称为一个图形(板书),谁能来用一句话概括几分之一的含义?(板书)

一起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数和直观模型联系起来,在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等这些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含义并进行直观描述。在培养数感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将“数”与“形”结合起来,使学生对于分数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体会,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新知。

活动三:几何和分数结合学习

过渡:认识了分数的读法写法、各部分,名称以及几分之一的含义,到底掌握了多少呢?

练习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填出分数,并提问为什么是1/3,可以指一指空白一份,并提问表示几分之一。

练习2:先涂色,再比较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活动四:分数的应用,拓展延伸

生活中的分数

1.你能从下面的图片中看到几分之一?

2.估一估

《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的几分之一?《艺术园地》呢?哪个部分大一些?

预设:如果把整个版面平均分成2份,……1/2

4  1/4

3.这是两条彩带,各自被挡住了一部分,第一条露出了它的½,第二条露出了它的⅓,想一想,哪条彩带长一些?


4.了解分数的起源

播放视频

【设计说明: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分数的概念,播放视频带学生了解分数的起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课例研讨

团队教师一起讨论提升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的策略,发言如下:

柴荣萍:本节课由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引出分数1/2,再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正方形纸表示1/2,1/4,还让学生用同样大的圆来创造1/2,1/4,1/8等等,引出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杨老师的活动非常丰富,而且是有进阶式的,所以学生学得也很投入。

顾一凡:学生课堂的专注力是需要教师引导,需要去设计不同的活动来调动和维持学生的专注力和注意力。

孙禹:本节课的要让学生会说,把一个什么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要让学生多多练习说这样的话。

浦诗怡:提供及时反馈的时候,每一次练习,教师都有投屏展示,但是铺开的范围不广,可做适当的对错统计。

陈佳怡:板书的时候,像份数越多,分数越小,这个就可以不用写了。

曹素芳:杨老师本节课准备充分,语言精炼,板书认真,评价及时,会积极得去表扬学生,带领学生完成了一连串的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既体会了平均分的概念,更体会了几分之一的概念,学生课堂学习氛围融洽。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分数,感悟分数单位,理解计数单位对分数表达的重要性;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分,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能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联系分数的含义,并借助直观手段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同时,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机

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活动,对图形几何的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对比观察操作活动,学生不仅初步认识了几分之一,还了解具体情境中分数所表达的含义。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数学服务于生活,并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学生在课堂上跟随老师的指导,学习活动的表现非常积极。特别是在活动三:表示几分之一学生把同样大的圆折一折、涂一涂,分别创造出1/2,1/4和1/8,学生发现同样大的圆形,分得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

在课后评课环节,课题组的老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很多有层次的练习可以设计成升级的游戏,学生的学习趣味性更浓;对于学生的练习反馈,老师可以适当做好统计,并针对错误讲解,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更高;要让学生多多表达几分之一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这些意见和建议将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物化成果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题研究案例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子冈路22号 电话:0512-53839910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