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素养视野下数学史阅读作业设计 “学数学不如做数学,做数学不如说数学”。通过设计数学史阅读作业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思维、数学应用、数学建模、数学文化等。低年级选取感兴趣的数学游戏和数学规律,中高年级挖掘数学实验和数学史经典问题。 (1)确定目标 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应用: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建模:通过数学史了解数学模型的构建过程。 数学文化: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培养对数学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2)选择阅读材料 介绍著名数学家的生平和贡献;阐述某一数学概念的起源和发展;探讨历史上著名的数学问题及其解决过程…… (3)设计作业任务 阅读理解:要求学生阅读指定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思维导图:绘制数学概念或数学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数学日记:记录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 小论文:撰写关于数学史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2.核心素养视野下数学史阅读讲堂 本次数学史讲堂以数学绘本的方式呈现,数学绘本是研究数学与其他学科融合教学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既需要数学的思维、语文的文字组织水平还要有美术的技术功底。学生在绘本制作中发展了自己的核心素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1)确定绘本主题 数学史阅读绘本创作:在16k纸上创作绘本,形式不限。可以是某个单元的知识点,比如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可以分别是“长度/质量单位家族的故事”、年月日单元可以是“时间王国历险记”、还可以“XXX迷路历险记”等等。 (2)构建故事框架 创建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将数学史融入其中。 (3)设计绘本内容 插图:使用生动的插图来辅助讲述数学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文字:简洁有趣的文字描述,适合目标年龄段的阅读水平。 互动元素:设计问题、游戏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和思考。 (4)融合核心素养 数学思维:通过数学史的讲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 数学应用:展示数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中的应用。 数学建模:通过历史案例,介绍数学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数学文化:强调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 (5)绘本的评估与反馈 阅读反馈:让学生分享他们从绘本中学到的数学史知识。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数学绘本或讲述一个数学故事。 数学应用:让学生探索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将这些应用与数学史联系起来。 3.思考与改进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如何将数学史与现代数学应用联系起来? 数学思想的演变:数学概念是如何随着时间演变的? 数学与文化:数学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和影响是什么? 4.评比与展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