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4学年第二学期课题学期汇报

作者: 时间:2024-06-25 点击数:

课题名称

促进思维发展的小学语文学习活动结构化设计研究

课题编号

D/2021/02/221

承担单位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立项时间

2021

吴敏敏

联系电话

18915794097

E-mail

554661753@qq.com

课题级别

(打“√”选择)

课题管理类别

(打“√”选择)

课题立项类别

(打“√”选择)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规划

课题

教研

课题


重点

课题


立项

课题

课题资料变更情况

(如无则不填;如需变更,附交“课题管理信息更改申请表”一式两份)

课题名称

变更为


完成时间

延期至


主持人

变更为


研究成员

增删情况


一、本学期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这一学期,我们的课题组在“促进思维发展的小学语文学习活动结构化设计研究”项目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我们从2月的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的会议开始,围绕思维空间的定义、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以及思维方法的基本类型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学习与头脑风暴。吴敏敏校长的讲座为我们提供了课题发展的宏观视角,而三位青年教师的理论分享则为我们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进入3月,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课题研究历程的理解,韩建光主任的专家指导帮助我们清晰地界定了研究的四个阶段,并提出了成果展示的新思路。4月,我们的核心成员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韩建光主任的进一步指导使我们对“135”思维空间模型图和十年探索的时间轴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5月,我们聚焦于智慧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汤冬梅老师和许丹仙老师的课例分享生动地展示了技术如何增强学生的沉浸感和兴趣,而顾瑞华老师的专家建议则为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智慧课堂技术提供了方向。6月,我们在吴敏敏校长的带领下,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汇报和讨论。夏静校长的经验分享为我们撰写课题研究成果报告提供了宝贵的技巧和视角。

这一学期课题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小学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解,也推动了教学方法的创新。我们的研究成果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策略,同时也为小学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展现了教育工作者对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懈追求和对教育创新的深刻洞察。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可另附纸)


另附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对“促进思维发展的小学语文学习活动结构化设计研究”课题的五个月工作进行回顾时,我们发现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成果梳理中提炼的内容不够科学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计划采取以下改进措施:首先,我们将加强实践环节,通过增加实际教学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教师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希望能够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确保研究成果能够有效地转化为教学实践,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下学期研究计划

针对教育教学成果申报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据此制定下学期的研究计划:

1.成果展示不充分:申报材料可能没有充分展示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具体影响。

2.数据支撑不足:可能缺乏足够的数据和实证研究来支撑成果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3.创新性不足:申报的成果可能在创新性方面不够突出,难以吸引评审的注意。


课题研究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县市(区)课题管理部门意见



单位盖章


   

课题立项部门意见





单位盖章

   


[1] [2] 下一页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子冈路22号 电话:0512-53839910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