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课题组成员,对于本学期的课题主要活动进行总结。 1.沉醉百花深处 玩转花花世界——“五园一舍”一年级“百花园”主题活动 数学老师和美术老师带着小牛人们一同踏进了奇妙的数学与艺术世界,将数学的规律和艺术的美感相融合,感受着花园的魅力,探索着等比例的奥秘,用画笔、黏土创作着……小牛人们被绚丽多彩的花朵、曲径通幽的道路以及错落有致的树木所吸引,直观地感受到了等比例所带来的美。 圆润的花瓣、艳丽的花蕊、小巧的萼片,花朵的每个部分都有着独特的功能。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小牛人们观察一朵花,了解它的构造,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用超轻黏土捏出属于自己的花朵。 劳动老师带着小牛人在百花园里选择鲜花,并指导大家将花瓣剥离并保存下来。科学老师则介绍了肥皂的制作原理和化学反应的奥秘,小牛人们蓄势待发,充满期待地盯着实验室桌上的材料,迫不及待投入到制作鲜花香皂的过程中。 当小牛人们手持水壶,小心翼翼地为花朵浇水、修剪枯叶时,他们感受到与自然的默契和亲密,他们用细心的动作和温暖的眼神,将滋润和关爱送到每一片花叶之间。 小牛人还根据亲身体验,制作了花卉介绍卡,绘制了养花护花指南。从植物喜好,到浇水、剪枝、施肥、控制病虫害,再到花卉开花结果,每一步都是他们的认真观察和实践经验。 一年级的小牛人还创编了一句句爱花护花的口号,制作了精美的宣传牌,警醒着大家要时刻爱花护花,传递着对大自然的关爱之情。 2.夏艾葱葱夜来香 夏季百草虫不怕 ——“五园一舍”四年级“百草园”主题活动 杨蕴老师带领学生首先通过科普文《昆虫备忘录》的品读,又进一步拓展阅读《昆虫记》中蚊子的相关描写,了解相关特征与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学生了解蚊子构造和特征,完成蚊子的身体结构图,并形成蚊子备忘录学生走进“百草园”,近距离观察中草药,通过中医师温明月的专业讲解,辨认驱蚊中草药,了解驱蚊中草药的驱蚊原理。柴荣萍老师指导学生借助台秤学习正确称量的方法,根据驱蚊配方称量中草药,探秘驱蚊配方中各成分的比例与药效。在美术课上,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初步认识拓印,了解拓印和绘画的区别。陆婷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指导用拓印的方式为药包进行装饰。在柴荣萍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将称量好的纯天然药材进行混合,装进手工制作的香包,制成纯手工中草药香包。学生走进电脑教室,在张晨微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搜索驱蚊香囊中所用草药的相关文字介绍和图片,加深对这几种草药的认识。学生利用所学信息技术,将搜集到的图文资料整理到WPS文字中,制作成富有创意的草药名片,致力于合成一本“百草园草药图鉴”,真是了不起的小牛人!陈鹏娟老师引导学生感受童谣《兰花草》手势操的美好曲调,通过演示、模仿、练习等方式掌握手势操基本动作,并在表演中感受兰花草在成长过程中坚韧不屈的精神。 3.阳光五月 枇杷正当时 ——“五园一舍”三年级百果园主题活动 五月,满树的枇杷悄悄地熟了,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尝一尝初夏的美味。我们邀请每班两位同学和他们的家人一起自制摘枇杷的工具,让孩子们在百果园中体验一把“摘尽枇杷一树金”的喜悦,也让孩子们在采摘枇杷的过程中从味觉、嗅觉、触觉体会到春夏季节的变化。五月,春未尽,夏初临,黄澄澄的枇杷逐渐挂满了枝头。枇杷树形态优美,四季常青,冬有香花,夏有佳果,每逢果期,绿叶金果交相辉映,煞是惹人喜爱。古代的文人墨客更是留下了许多赞颂枇杷的诗句,孩子们认真地摘录并配上精美的枇杷插图,文学与美育交融,精彩纷呈。清朝人沈朝初在《忆江南》 里写道:“苏州好,沙上枇杷黄。笼罩青丝堆蜜蜡,皮含紫核结丁香,甘液胜琼浆。”大家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枇杷及其种子的结构呢?三年级的同学们通过观察,绘制了详细的枇杷自然笔记,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观察成果吧! 4.“蛋诞新生”——AI百宠园 什么样的鸡蛋能孵出小鸡呢?孵小鸡需要哪些条件呢?小牛人们带着问题,上网查阅资料,询问有经验的老师、家长,最后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确定只有受精的鸡蛋才能孵出小鸡,并且目前常用的孵蛋的方式有两种,包括母鸡自己孵蛋和人工孵蛋。其中母鸡孵蛋需要鸡妈妈停止产蛋、并且在合适的温度下才能进行。人工孵蛋是用机器模拟了孵蛋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是否翻面、足够的时长等条件小牛人们借助孵蛋机开展了孵蛋研究。将孵蛋机温度设置为38.6℃,前10天湿度需要保持60%,后期为75%。前1-3天不要翻面、第4天开始一天2-3次翻面,第19天开始停止翻面。前期工作准备好后,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了,小牛人们化身小小科学家,坚持观察和记录,终于等到小鸡破壳了!在前期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小牛人们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将书面的知识用自己的双手在现实中呈现出来,真切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与珍贵,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逐渐懂得了热爱、尊重和宠爱每一个生命。 4. 遇见蔬菜的四季——“五园一舍”五年级百蔬园主题活动 孩子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蔬菜,蔬菜中含有许多其它食物无法代替的营养成分,蔬菜的选择往往影响着我们身体的健康与成长。但是很多孩子不喜欢蔬菜,怎样能让孩子们喜欢蔬菜,改掉挑食的坏习惯呢?让我们来一场特“蔬”行动吧!百蔬园里请来有丰富种菜经验的爷爷传授种植的知识 。瞧!科实小五年级的孩子们学着农民伯伯的样子,在百蔬园肥沃的土地上进行种植。孩子们将菜苗种进土壤里,一颗一颗,一排一排,小小的菜苗,在阳光的照耀下,充满了希望。 小小的菜苗,得到了雨露的滋润,在大地妈妈的怀抱中茁壮成长!随着菜苗的成长,周围也有了一些杂草,在农民伯伯的指导下,五年级的小牛人们用锄头给菜苗们松土,用手拔去多余的杂草。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农活,可不好做呢!怎么用巧劲把锄头和力气配合好呢?大家一起来试试。在劳动中,小牛人们体会到了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功夫不负有心人。百蔬园的生菜、黄瓜在小牛人们精心照料下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小牛人们迎来了蔬菜的丰收,看着眼前的这些充满活力的蔬菜,小牛人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种喜悦萦绕心头。这一组同学采摘了黄瓜,那一组同学摘了生菜。小牛人们将蔬菜做成了一道道美食:凉拌黄瓜、蒜泥生菜、黄瓜炒鸡蛋……美味极了!颗颗蔬菜 滴滴汗珠!蔬菜的成长结果离不开小牛人们辛勤劳动,这场特“蔬”行动,让小牛人们深刻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境。我们的特“蔬”行动还在继续,听听参与这次行动的小牛人们是怎么说的。 5.牛牛侬舍的江南味——农家生活里的大智慧 参观侬舍的过程中,会有六位讲解员,为参观的小牛人进行介绍,让他们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对侬舍里的一事一物有全面的了解。小院中种了一棵桃树,挖掘了一条小沟渠,在三月桃花盛开的时候,感受三月桃花水的美景。沟渠里有鲫鱼、河蚌、金鱼、乌龟、河虾、铜钱草、水草等动植物,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所以沟渠的水才会如此清澈,这里蕴含着浓浓的生态智慧。鸡窝里有一只公鸡,一只母鸡,母鸡生下来的蛋,一部分做成小礼物,小朋友可以用牛牛币进行兑换,一部分放在孵化器里,孵化出小鸡。很多刚出生的小芦丁鸡,都被小牛人们认养带回了家,这其中的生命智慧吸引着小牛人不断去探究。整个院子有三间房子,正对着院门口的两间屋子,一间叫做客堂间,就是客厅,一般在整幢房屋的正中间,用来接待客人、家庭祭祀、喜庆活动、长幼教谕、日常三餐等都在这里进行。这里还陈设了一些书法作品,以及一些竹编制品,这些竹编制品在以前可是有着大用处呢。客堂间边上是西厢房,里面陈设着供人休息的床、被子之类的东西。小牛人们可以了解以前江南乡下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灶窝间就是厨房,里面有一副灶头,灶头分一眼灶、二眼灶、三眼灶。灶头上还要画灶花,体现农家生活的生动场景。小牛人们在自己的知识储备基础上去猜测这些灶花体现了劳动人民哪些美好的心愿,他们在其中感受着艺术的智慧。参观过后,小牛人们便开始玩起了传统游戏,有跳橡皮筋、扔沙包、踢毽子、滚铁环等等,在欢乐的游戏中回味江南人的童年乐趣。在侬舍的灶窝间里,烧上一大锅菜饭,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美味,侬舍里回荡着小牛人们的欢声笑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