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月检月报)课题研究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5-04-16 点击数:

2024-2025学期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跨学科理念下小学低年段数学主题式学习的实践探究

课题类别

太仓市微课题

立项编号

****4029

出席对象

低数组

地点

数趣空间

时间

2025.4.7

研究主题

跨学科理念下小学低年段数学主题式学习课程课例研发

——以二下三单元《认识东南西北》为例

所要解决问题

1. 围绕已有的跨学科教学思路,探索小学数学跨学科课堂新样态

2. 基于数学学科教学,形成跨学科研究课课例

研究方法

课例研究法







本月围绕《认识东南西北》这一教案,深入开展跨学科理念下小学低年段数学主题式学习的实践探究。旨在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与资源,探索适合低年段学生的数学主题式学习模式,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实践过程

(一)教案分析与跨学科融合点挖掘

《认识东南西北》是一节旨在让学生认识并辨别四个方向的数学课。从跨学科角度分析,该教案蕴含着丰富的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契机。

在语文方面,教案以李白的古诗《日出入行》引入,“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不仅引出了“东”这一方向,还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古诗的魅力,体会到语文与数学在生活情境中的联系。这一引入方式为跨学科融合奠定了基础,让学生明白不同学科知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的。

在科学领域,方向的辨别与自然现象密切相关。例如,教案中提到早晨面向太阳确定东方,这涉及到科学中关于太阳东升西落的知识。此外,拓展练习中介绍的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如通过北极星、年轮、树叶疏密、蚂蚁洞朝向等,更是直接与科学知识相关。这些内容的融入,使数学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概念,而是与自然科学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在艺术方面,虽然教案中直接涉及艺术的内容较少,但可以通过让学生绘制方向示意图、设计 “我的房间” 布局图等方式,将美术元素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同时,儿歌的学习(“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美,类似于音乐中的节奏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方向知识,也体现了数学与音乐艺术的微妙联系。

(二)主题式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

基于对教案跨学科融合点的挖掘,设计了以 “方向的奥秘” 为主题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将数学、语文、科学、艺术等学科知识有机整合,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深入探究方向知识。

1. 语文与数学融合:古诗中的方向之旅

在课堂引入环节,进一步拓展与方向相关的古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引导学生分析诗中所涉及的方向信息。让学生在理解古诗含义的同时,思考诗句中太阳落下的方向(西)、黄河水流的方向等,加深对 “东、南、西、北” 方向的认识。随后,组织学生开展 “方向古诗接龙” 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包含方向词的古诗,增强学生对语文古诗的积累与对数学方向概念的理解。

2. 科学与数学融合:探索自然中的方向标识

在讲解完教案中的方向辨别方法后,开展 “自然方向小侦探” 活动。带领学生到校园内观察树木的树叶疏密情况、蚂蚁洞的朝向等自然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数学方向辨别方法,判断校园内的方向。例如,让学生观察哪一侧的树叶更茂密,根据 “树叶茂密的一侧通常是南方” 这一科学知识,确定南方的方向,进而辨别其他方向。同时,结合拓展练习中提到的北极星知识,在晴朗的夜晚组织学生进行天文观察活动(可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辅助教学,考虑到低年段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北极星在辨别方向中的作用,进一步将科学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3. 艺术与数学融合:绘制我的方向世界

“想想做做” 环节,除了让学生描述房间内的方向布置外,增加美术绘画活动。让学生以“我的房间”或“校园一角”为主题,绘制包含方向标识的平面图。在绘画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向知识,准确标注房间内物品或校园设施的位置方向。例如,在绘制房间平面图时,标明窗户朝南,床在房间的东面等。完成绘画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与分享,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各个物体的方位,同时从美术的角度评价作品的构图、色彩等,实现艺术与数学的双向融合。

4. 综合实践活动:方向迷宫大挑战

设计一个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 ——“方向迷宫大挑战”。在操场上用绳子或标志物设置一个迷宫,迷宫中设置不同的关卡,每个关卡都涉及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方向辨别任务。例如,在第一个关卡,给出一首包含方向词的古诗片段,让学生根据古诗内容确定前进的方向;第二个关卡,放置一些关于自然现象辨别方向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图片中所展示的辨别方向的方法是否正确,并根据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进;最后一个关卡,要求学生用美术工具绘制从迷宫起点到终点的路线图,并标注方向。

通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学生学习情况观察与反馈收集

在整个主题式学习活动过程中,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并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反馈、活动评价等多种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

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对跨学科的学习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在古诗方向之旅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古诗接龙,纷纷举手分享自己知道的含方向词的古诗,课堂氛围活跃。在自然方向小侦探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认真观察校园内的自然现象,积极讨论如何通过自然现象辨别方向,表现出较强的探究欲望。在绘画和迷宫挑战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作品形式多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各具特色。

作业反馈方面,学生在完成与方向相关的练习题时,正确率较高,能够准确运用所学的方向知识描述物体的方位。但在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位的题目中,仍有部分学生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指导。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到,学生喜欢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认为这样的学习活动有趣且富有挑战性,能够让他们在不同学科的知识中找到联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学生也希望能够开展更多类似的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二、思考与总结

(一)实践中的收获

跨学科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语文、科学、艺术等学科知识与数学学习相结合,打破了传统数学课堂的单一性,为学生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通过古诗引入、自然探索、艺术创作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跨学科主题式学习活动不仅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还关注学生在语言表达、科学探究、艺术创作、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学会了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通过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例如,通过古诗和自然现象学习方向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从而加深了对方向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学科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在本次实践中,虽然尝试了与语文、科学、艺术等学科的融合,但部分融合内容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学科间知识整合与交叉。例如,在古诗与数学的融合中,主要侧重于利用古诗引入方向概念,而对古诗中所蕴含的数学思维(如空间方位的描述、数量关系等)挖掘不够深入。

活动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跨学科主题式学习活动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探究、实践和交流。在本次实践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部分活动未能充分展开,导致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受到一定影响。例如,在 “方向迷宫大挑战” 活动中,由于时间紧张,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完成所有关卡的任务,活动效果未能达到预期。

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低年段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本次实践中,虽然设计了多样化的活动,但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不够,未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或缺乏成就感。

(三)改进措施与未来展望

加强学科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在今后的实践中,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更多深层次的跨学科融合点。例如,在数学与科学的融合中,可以结合物理中的方位运动知识,让学生探究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规律;在数学与艺术的融合中,可以引入几何图形的美学设计,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艺术之美。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根据跨学科主题式学习活动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可以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将部分探究性、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同时,在课堂上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活动都能充分展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和体验。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特点,设计分层教学活动和个性化学习任务。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和提高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跨学科主题式学习中有所收获和发展。

未来,将继续围绕跨学科理念下小学低年段数学主题式学习这一课题,深入开展实践探究。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优化教学活动设计,提高跨学科融合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有趣、有效的数学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月以《认识东南西北》教案为例开展的跨学科主题式学习实践探究,是一次有益的尝试。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相信在持续的探索与实践中,跨学科理念下的小学低年段数学主题式学习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物化成果

课例:《认识方向》课题研究课

学生作品集:

《位置与方向》(手抄报)《辨别方向》(微视频)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子冈路22号 电话:0512-53839910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