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研究计划 一、课例深化:紧扣教材的能力靶向突破 (一)数学阅读信息获取能力课例:《数据会说话——“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信息筛选训练: 第一步:删除干扰项; 第二步:提取核心参数; 第三步:归类整合。 2.图表转化实践: 将筛选后数据填入统计表; 用条形图呈现各类图书借阅量对比,重点解读“1格代表2人次”的数学语言含义。 3.能力聚焦: 强化多源信息净化、结构化整合、图表转译。 (二)数学阅读理解能力课例:《度量衡的密码——四年级“度量衡的故事”》 1.概念具象化: 操作感知:用古秤称量黄豆,对比现代电子秤数据; 矛盾冲突:计算“半斤八两”的实际质量。 2.语言转译训练: 制作“古今单位换算密码本”:1尺≈23厘米(汉制)→ 绘制23厘米线段标为“一尺”; 设计“曹冲称象”船模实验:用等量替换思想推导“石→千克”的转换逻辑。 3.逻辑整合应用: 解读《汉书·律历志》中“度长短者不失毫厘”的测量准则; 设“古今度量衡明信片”:正面印古代单位,背面写现代换算公式。 4.能力聚焦: 深化单位系统理解、符号互译能力、文化逻辑关联。 二、学生活动 设计数学阅读相关的中年段学生活动,如:通过数学阅读,用视频的方式介绍你喜欢的数学家或数学史或数学小故事等,让学生在文化情境中强化概念理解、符号转译与创新应用。 收集学生优秀作品,收录成册,形成资源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