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化任务群内容体系建设(2025年9月- 10月) 围绕 “综合探索” 艺术实践,新增 “科技与传统工艺融合” 主题任务群,如设计 “数字皮影戏” 项目,融合科学光影原理与美术造型技巧,落实跨学科协作教学策略。 按开题报告中 “四大艺术实践” 分类标准,将前期《时间小火车故事集》等成果重新归类整合,形成系统化的主题式任务群案例库。 2. 完善资源库与评价体系(2025年11月- 12月) 开发数字化资源管理平台,将学生作品、微课视频按“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等维度分类上传,同步收录 AI 工具(如DeepSeek)辅助创作的案例,形成可共享的教学资源包。 依据开题报告建议的“美术素养发展量表”,设计“学科融合度”“创意迁移能力”等量化指标,配套过程性评价雷达图,在新主题中试点应用。 3. 强化实施策略与批判性思维培养(2026年1月) 在探究层融入系统论思维,设置新的跨学科问题链,如“非遗文化”主题,引导学生分析审美与文化符号的关联。 开展 “大单元任务群教学模式” 校本研修,组织教师基于前期课例(如古诗 AR 互动讲解)提炼“情境驱动-脚手架支持-生成性资源利用”的实施流程,形成标准化教学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