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课基于CLIL理念,开展课语整合式的小学英语高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聚焦内容、认知、交际和文化的“4C”教育目标,横向结合各科教材内容,提炼主题,纵向围绕特定主题,引导小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需要,由真实的问题或任务驱动,综合运用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自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这过程中,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建构、交流和表达,实现知识与语言提升双丰收。
1.形成对CLIL理念、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性思考。
2.形成CLIL理念下的小学英语高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项目。
3.形成CLIL理念下的小学英语高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设计、实施策略和评价标准。
4.形成CLIL理念下的小学英语高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例。
(二)研究内容
1.对CLIL理念、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研究
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厘清CLIL理念、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及其相互关系,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保障。
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式,对小学英语综合活动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以及使用SPSS软件对CLIL理念下开展的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及学生的英语成绩、愉悦感等积极情绪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数据分析。并通过访谈等对其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
2. CLIL理念下的小学英语高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项目的研究
通过横向梳理各学科知识,进行合理的统整,提炼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在主题的引领下,基于学生生活实际,统整学科资源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
实验项目一:开展“E—M—A”综合实践活动。E即English英语,M即Maths数学,A即Art美术,也就是基于英语、数学、美术相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例如:以主题“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为引领,让学生运用数学中的比例尺计算家到学校的具体,运用美术知识画出线路图,运用所学句型用英语开展对班中学生上学方式的调查,最后再运用数学知识将调查内容用柱状图汇总,用英语进行汇报。
实验项目二:开展“E-C-S”综合实践活动。E即English英语,C即Chinese语文,S即Science科学,是基于英语、语文和科学相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例如:以主题“Chinese festivals”为引领,学生开展中英文节日古诗的朗读与比较,寻找与之相匹配的节日,并在四季的更替中了解所对应的月份和节日,并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四季更替的原因所在,以及为何几乎每个中国节日都会出现两个月份。
随着课题的研究深入,课题组还将开展更多的CLIL理念下的小学英语高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项目。
3.CLIL理念下的小学英语高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设计、实施策略和评价标准的研究。
CLIL理念下,小学英语高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强的探索过程。首先,要围绕研究主题与年级进行背景分析,随后,确定研究任务、研究目标、涉及学科及评价工具,然后,需要进行研究规划、设计实施流程图,最后基于课时目标、重难点、学情分析、课后任务、教学过程等进行课时设计。根据课时设计开展小学英语高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在进行学科融合教学时,应立足于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以及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国外学者Coyle提出了4Cs框架,从内容、交际、认知、文化四个维度提出了科目与语言融合的双重目标。如下图:
纵观4C教学目标,课堂交际成为其中心内容。内容层面,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学科分立的现状,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某门知识的讲授,而是通过语言来学习学科知识,为语言的教学提供了真实有意义的语境;认知层面,主要强调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认为学生在学习语言与掌握课目内容的过程中,应逐渐培养其理解,判断,推理等高级思维能力;交际层面,则强调以语言为工具,通过课堂中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互动,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合作意识;文化层面则贯穿学习的全过程,重在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接受能力。这四个层面共同作用。因此,CLIL理念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应以语言交际为出发点,全面关注认知、文化、内容等维度,达到语言与学科内容的双重目的,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设计时,应注意教学流程设计与4C目标之间的匹配,如图所示:
课程评价体系从三个核心维度构建,具体分析如下:
语言目标:围绕语言基础能力,包含词汇掌握、语法准确、语篇理解、口语交际,聚焦语言知识学习与应用,确保学习者掌握语言工具。
内容目标:侧重知识与文化渗透,涵盖学科知识理解、跨文化意识、艺术表现等,既关注学科内容吸收,也强调文化感知与艺术表达,拓展学习深度与广度。
能力目标:指向高阶素养培养,通过批判性思维、合作学习、创新运用,推动学习者从知识接收转向分析、协作与创造,提升综合实践能力。此评价框架系统整合了语言基础、内容深度、能力进阶,形成对课程效果的全面评估体系。如下图所示:
CLIL 理念下的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需以 “语言为工具,内容为载体”,通过主题统整、任务驱动、跨学科协作,实现语言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双重提升。教师需平衡 “语言聚焦” 与 “内容深度”,提供适度支架与差异化支持,使学生在真实、多元的情境中发展综合能力。
4.CLIL理念下的小学英语高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例的研究。
在CLIL(内容与语言整合学习)理念指导下,小学高年级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例研究需围绕“学科内容+语言应用+实践能力”的融合展开,聚焦CLIL模式在小学英语高年级的实施效果。明确研究目标与框架,确定研究问题后构建4Cs框架:以“内容(Content)、交流(Communication)、认知(Cognition)、文化(Culture)”为核心,设计跨学科主题,如环保、节日文化、科学实验等。确定实践活动主题后,选取代表性活动案例,如“垃圾分类英语探究”“中秋文化双语展”,确保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且具备语言实践空间。
根据课时设计,正式开展小学英语高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灵活调整活动流程,根据学生参与情况、反馈意见及时优化教学策略。活动结束后,进行全面的总结评估,包括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教师自我反思、学生反馈收集等。在教研组内开展共同研讨,通过量化数据和质性描述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教学活动的成功之处与待改进之处,并撰写活动课例。
二、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课题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基于核心素养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确定研究问题。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归纳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相关理论与核心概念。其次,通过对小学英语教师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小学英语与其他学科融合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最后,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已有的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进行相关的跨学科教学设计并开展课堂教学尝试,进一步明确CLIL理念下英语跨学科教学的思路。
具体运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文献研究,进一步厘清和界定CLIL理念、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在梳理国内外文献与主流理论的基础上,实施校本化的有效改进与创新。
2.调查研究法
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并分析本校学生学习需求与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了解真实情况,把握设计与实施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向和思路。
3.行动研究法
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如何系统科学地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行动过程中,探索和研究小学英语综合实践的活动方案和实施策略,在实践中总结与验证,在研究中改进与完善。
4.课例研究法
结合不同年级、学科、课型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案例,探讨学习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整个过程,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尝试给出解决方案,并总结反思教学经验,改进和优化英语综合实践活动。
(二)实施步骤
设计申报:2024年5月—2025年2月
成立总课题组,前期调研,制订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实施研究:2025年3月—2025年12月
2025年3月-6月
1.开题论证、面向全体学校进行子课题招标。
2.全面启动并实施研究方案。
2025年7月—2025年12月
1.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发放,分析问卷数据,了解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收集并分析已有的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设计,明确在CLIL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英语跨学教学需要努力和改进的方向。
3. 横向梳理各学科知识,提炼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统整学科资源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
4.设计跨学科教学课堂,开展具体的英语综合实践课堂,并在在课题组内进行进一步的研讨与修改。
5.总结、确认可行的教学方案并在日常课堂中展开实际教学。
2025年12月—2026年6月
初步构建CLIL理念下的小学英语高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开始中期检测与调研,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评估验收。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扩大研究实施范围,开展更广泛的研究,探索CLIL英语综合实践教学的有效策略与模式。通过跨学科融合,挖掘更多教学资源,分析其对学生语言能力、学科知识及综合素养提升的影响,为教育实践提供更具普适性的策略与方法。
结题鉴定:2026年7月—2027年6月
全面总结研究成果,形成区域推进经验和典型课例方案,汇编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课题鉴定,成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