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第二学期课题研究记录表(一)

作者: 时间:2025-03-06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新课标视野下小学生数学推理意识培养效度的调查研究

课题类别

苏州调查研究专项

立项编号

2024/JK-dc/02/008/03

出席对象

课题组核心成员

地点

电子会议室

时间

202535

研究主题

新课标视野下小学生数学推理意识的内涵及具体研究内容的操作架构

所要解决问题

明确课题的核心概念,包括其定义、构成等,再从研究背景、现状、内容等方面梳理课题研究内容,使课题相关内容清晰且有条理。

研究方法

理论学习、文献研究







一、理论学习

1.小学生数学推理意识的内涵与价值

《课程标准》指出:“推理意识主要是指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其内涵主要有四个维度:对逻辑推理的认识;运用逻辑推理得出新的结论;经历逻辑推理的论证过程;懂得合理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1)以推理的形式建构数学体系,凸显内容的一致性与结构化

(2)以儿童的方式进行数学推理,体现发展的阶段性与人本化

2.推理意识主要表现

表现一:知道可以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或结论。

表现二:能通过简单的归纳或类比,猜想或发现一些初步的结论。

表现三:能通过运用法则,体验数学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过程。

表现四:能对自己及他人的问题解决过程给出合理解释。

二、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把握新课标对小学生推理意识的具体要求,深入剖析小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推理思维发展特点,以此为依据构建科学合理的推理意识培养框架。

2.通过课堂观察与调查研究,总结在新课标指导下培养小学生推理意识的有效教学路径和策略,形成一套能够在各类学校广泛应用和推广的优质教学课例模式。

3.通过课堂观察与调查研究,探索并构建与新课标理念相契合的小学生推理意识培养评价体系,以精准评估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水平,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综合素养的显著提升。

三、交流与研讨

1.小学生数学推理意识的研究在新课标里的是如何提到和表述的?新课标里对数学推理有哪些新的提法?包括它的课程、教法、学习方式、评价等等方面,明确新课标视野下特指的是什么视野?

2.在新课标的视野下,不仅培养了推理意识,也对其他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了落实,整体操作架构。

3.成果的体现,主要是呈现课例,梳理教材,落实到哪几个年级哪个知识点对应哪种推理意识,对课例进行观察、评价。制定年度计划,安排好什么时候上哪几节课,落实具体的操作细节。


结合理论研究成果和我校学生推理意识培养方面的主要特点,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找准各年段课堂教学中学生推理意识的关键点和敏感点,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基本框架,探索出培养学生推理意识的有效策略,初步形成提升学生推理意识的教学模式(探理——说理——辨理——证理——用理)。

推理类型

表现指标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归纳推理

关注数概念、运算与关系的形成过程

数的认识:

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




演绎推理

能够依据一定的规则对数量、图形进行分类,知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图形的认识:

点、线、面、体等。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制作统计表、统计图等。


演绎推理

知道数学中的判断有真有假,需要说明“理由”或者举出反例



概率的初步认识:

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数学活动的参与:

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

演绎推理

知道数学运算是有规则的,能举例说明规则的合理性

运算规则: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规则和性质。



数学问题的解决: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通过简单的归纳或者类比,猜想或者发现一些初步的规律或结论,并说明其一般性

数的特征:

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

图形的性质:

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的性质。



演绎推理

能在简单的问题情境中发现与提出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数的规律:

数列、倍数、因数等。

图形的研究:

根据边、角、对称性等进行研究。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能够理解别人的思考(包括推理)过程,提出自己的质疑或评价


图形的变换:

平移、旋转、对称等。

数据的分析: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数学思维的培养:

推理、归纳、类比等。


物化成果

课题开题报告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子冈路22号 电话:0512-53839910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