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想象力的中年段儿童诗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修改稿

作者:张萍 时间:2024-04-15 点击数:

一、研究背景、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背景

1.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2.“活力课堂”理念不断发展的需要

3.激发学生想象力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应试仍在素质教育中“作怪”。

2.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3.教师的童心缺失。

4.当前学生对于儿童诗写作兴趣不足的问题。 

二、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2.实践价值

三、概念界定

1.儿童诗的概念

2.儿童想象力的概念

3.激发想象力的中年段儿童诗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四、支撑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

2.萨特的文学想象理论

3.哈里斯的儿童想象理论

4.主体学习理论

五、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深入剖析当前儿童诗写作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情况,并由此依据相关理论提出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对策,激发儿童对于儿童诗歌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成长。并根据中年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能从中寻找教育规律,提出加强小学中年级学生想象力培养的儿童诗写作教学对策。

(二)研究内容

1.激发儿童想象力的中年段儿童诗写作教学的文献研究

2.激发儿童想象力的中年段儿童诗写作教学的调查研究

3.激发儿童想象力的中年段儿童诗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

研究通过对小学儿童诗写作教学相关教学案例与活动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对比,反思,提炼原则,总结能够激发儿童想象力的抒情诗写作教学的策略。

1)激发儿童想象力的中年段抒情诗写作教学策略

2)激发儿童想象力的中年段叙事诗写作教学策略

3)激发儿童想象力的中年段哲理诗写作教学策略

4.激发儿童想象力的中年段儿童诗写作教学的评价研究

六、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方法

以当前儿童诗写作教学的初步探索和存在的问题为研究起点,以已有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为依据,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为研究中心,通过对儿童诗的不同体裁,包括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的写作教学策略进行研究,科学高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实用可操作的儿童诗写作教学范式。

具体运用以下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本课题运用调查研究法了解我校儿童诗写作教学的现状和发展状况,及其在我校学生在想象力的培育中的作用。综合运用访谈、问卷调查等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分别从教师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认识上、教师在儿童诗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遇到的困难等在课下与任教老师进行调查,以弥补个人分析的不足,深入研究当前小学中年级学生想象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例研究法

本课题运用课例研究,通过一节节具体的儿童诗写作课的研究,探讨儿童诗写作教学活动从“设计”到“实施”到“评价”的整个教学过程,提出对某些儿童诗写作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某些儿童诗写作教学经验的总结反思,以便对儿童诗写作教学课堂进行改进、优化和提高。其中,“教学设计”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学预期);“教学实录”是解决问题的做法(教学生成);“教学反思”则描述了“教学预期”的实现程度,即问题解决的效果,也就是对教学的评价。通过系列儿童诗写作教学课例研究,探索出有效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儿童诗写作课堂教学范式。

3文献研究法

本课题在选题、方案设计和整个研究过程中,都将运用文献分析法,开展情报资料检索搜集与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进行同类课题的比较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厘清与激发想象力、儿童诗写作教学相关的教育理念、内涵特征及相互关系,掌握最新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方向引领。

(二)实施步骤

设计申报:20243—20244

成立总课题组,前期调研,制订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实施研究:20244—20256

20244-2025年6月

1.开题论证、面向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中年段的班级进行子课题招标。

2.全面启动并实施研究方案。

3.完成激发儿童想象力的中年段儿童诗写作教学的文献研究,学习课题的相关文件;阅读课题相关文献;搜集小学中年段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儿童诗,确定研究对象,即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中年段学生和在职小学语文教师。

20244—20245

1.制定调查问卷,列访谈大纲。

2.面向中年段的教师与学生,分阶段地进行有关于激发儿童想象力的儿童诗写作教学的调查问卷及访谈,了解不同情况下儿童诗写作教学的现状,对于中年段学生的学情与儿童诗写作教学形成基本的了解。

3.形成调查研究报告。

20244—20246

1.开展以抒情诗写作为主题课堂。

2.制定课堂观察量表,进行课堂观察,针对抒情诗写作课堂实例进行研究,形成课例报告。

20247—20248

进行经验总结,形成激发儿童想象力的中年段抒情诗写作教学的策略范式。

20249—202411

1.开展以叙事诗写作为主题课堂。

2.制定课堂观察量表,进行课堂观察,针对叙事诗写作课堂实例进行研究,形成课例报告。

202411—202412

进行经验总结,形成激发儿童想象力的中年段叙事诗写作教学的策略范式。

20251—20253

1.开展以哲理诗写作为主题课堂。

2.制定课堂观察量表,进行课堂观察,针对哲理诗写作课堂实例进行研究,形成课例报告。

20254—20255

进行经验总结,形成激发儿童想象力的中年段哲理诗写作教学的策略范式。进行经验总结。

结题鉴定:20255—20256

全面总结研究成果,形成区域推进经验和典型个案样板,汇编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课题鉴定,成果推广。

七、课题研究条件与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成员及研究基础

1.研究成员情况

校语文组已有一支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取得了较多的教育教学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较好的人力资源。课题组主要成员具有高级职称和一定的研究能力,专业结构合理,可以形成较大的研究合力和攻关能力。

2.研究基础及前期工作

本课题申报文本在课题组成员在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的语文组范围内对儿童诗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并查阅了国内外大量关于儿童诗写作教学的理论、实践案例及相关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前期开展的“活力课堂的实践经验,经历了多次课题组研讨、专家论证等的前期准备过程,慎重成稿。

(二)研究保障条件

1.组织管理保障

市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与高度重视,有关领导、专家的关心与指导,全市各乡镇、社会部门、中小学的大力支持,为课题研究创设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研究经费保障

课题启动后教育局将在研究经费上予以全力保障。保障调查实践、资料采集、会议研讨、论文结集、论著出版等各项支出的如期支付,保障开题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的各项经费及时到位。

3.研究资料保障

我市各校都拥有图书馆,拥有足够多的藏书与电子图书,老师个人电脑普及率较高,在办公室都有宽带网络连接上网,因此能够及时把握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及阅读教学的最新进展与最新信息。我市教育局已就订阅相关图书资料以及到国内阅读教学先进地区学习获取相关资料和信息作了相应的安排。

4.研究时间保障

我市将本课题作为我市“十三五”教育科研重点工作来抓,确保相关研究部门和研究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开展各项研究工作。

八、课题成果形式

阶段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激发儿童想象力的中年段儿童诗写作教学的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报告

20243月

激发儿童想象力的中年段儿童诗写作教学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20244月

抒情诗写作教学课题研究课

活动展示实物成果

2024年5月

抒情诗写作教学典型课例分析

分析报告

2024年7月

叙事诗写作教学课题研究课

活动展示实物成果

2024年9月

叙事诗写作教学典型课例分析

分析报告

2024年11月

哲理诗写作教学课题研究课

活动展示实物成果

2025年2月

哲理诗写作教学典型课例分析

分析报告

2025年4月

最终成果


课题研究总报告、子课题研究报告

结题报告

20255月

构建儿童诗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论文集

论文

20256月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子冈路22号 电话:0512-53839910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