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期汇报表

作者: 时间:2023-06-30 点击数:

苏州市教育单位承担研究的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中小学教研课题学期汇报表

(2022—2023年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题名称

《指向儿童想象力的科创主题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

B-b∕2020∕02∕120

承担单位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立项时间

2020年1月

吴敏敏

联系电话

151****0184

E-mail

409***@qq***

课题级别

(打“√”选择)

课题管理类别

(打“√”选择)

课题立项类别

(打“√”选择)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规划

课题

教研

课题


重点

课题


立项

课题

课题资料变更情况

(如无则不填;如需变更,附交“课题管理信息更改申请表”一式两份)

课题名称

变更为


完成时间

延期至


主持人

变更为


研究成员

增删情况


一、本学期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1.开展了“科创启蒙·科创实践·科创表达”三个板块的主题活动

根据“科创 文创 艺创”三大主题课程,按照“启蒙·实践·表达”的学习历程,开展序列化、进阶性、循环式的科创主题学习,通过科普绘本、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科学讲座等启迪学生大胆、丰富、神奇的想象,在科学实验、创客学习、科技游学等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动手操作、技术应用和物化能力,最终鼓励学生以科普剧、科幻画、创意手工、想象写作等创意表达将奇思妙想演出来、画出来、做出来、写出来。





1  “科创启蒙·科创实践·科创表达”学习历程课程图谱


2.丰富了指向儿童想象力的科创主题活动课程的资源建设

课题组通过“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资源开发方式,在课题推进过程中,构筑起了多元教育主体协同发力的资源平台,丰富了课程资源的建设:

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在语文、科学、音乐、美术、信息等国家课程的实施中,挖掘能够激发学生想象与创造能力的元素,形成在国家课程二度开发中的课程资源。

学生社团的全面铺开:每学期,确保具有一定数量的、指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的学生社团,为学有余力的小创客提供了多元发展的可能。

校外基地的重点培育:学校先后与太仓光电技术研究所、太仓市机器人学会、太仓市科技活动中心建成创客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学生通过实地参观、实践操作等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培植想象力与创造力。

3.形成了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的育人机制

“家”路径:实现个性教育。家庭教育具有个性化,家长资源具有丰富性。依托有科技教育背景及资源的家长开发“牛爸妈微课程”,经历了3个阶段的实践:年级尝试版、全校拓展版、硕博士提升班。

“校”路径:发挥主导作用。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学校通过课堂教学、社团课程、少先队活动、校园文化节等方式搭建激发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平台。学校协同各方力量,发挥校外教育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协同作用。

“政”路径:增加服务供给。让政府回归公共性,在教育服务供给中更好地发挥做好资源配置、教育公共服务的作用,学校通过“校园主题开放日”,邀请和学生成长、科技教育紧密相关的共青团、少工委、科技局、科协等政府部门、下属单位来校指导,开设小课堂,召开座谈会,一同为学生健康成长出谋划策。

“社”路径:提供实践资源。充分依托学校周边太仓大学科技园、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太仓市中科信息研究所等校外实践基地的育人优势,通过社会活动、寒暑假实践、志愿服务等,将学习的触角延伸至更为广阔的校外,让学习的世界充满更多的课程机会和学习机遇。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可另附纸)

1.构建了学校育人目标和实践模式

《指向儿童想象力的科创主题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是建设一个“弥漫着浓郁科创特色的现代化学校”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是学校教育科研道路上的一个路标。课题组用科研方法与实践智慧架构起了科创主题活动课程的大厦,在大厦的顶端眺望教育的诗和远方,放飞儿童想象的翅膀。

课题研究融合了对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对主题课程的开发,通过德育活动、社团活动、校园文化节等,形成小学六年系统化的、符合儿童兴趣需要的、主题化的课程体系。

2.形成了跨学科多领域融合的课程开发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

课题组探索了从科技到科幻,从科幻到科创,由单一的一个学科走向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领域融合的综合教育。在课程开发思路、课程设计与实施经验及相关课例的研究中,丰富和深化了指向儿童想象力的科创主题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

3.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课题组从儿童的生命意义、文化意义、社会意义出发,以科创主题课程为载

体,给学生宽阔、自由的想象空间,使得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兼具,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齐飞。小学科创主题课程与儿童的思维方式具有相通之处,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推动了探究的行为,激活了学生丰富、自由、精彩的想象力。

4.形成了“家校政社”协同育人机制

学校树立多元主体办学的理念,外引优质教育资源进校园。家长资源、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社区教育等成为学校科创主题课程开发的有利支撑,各方力量在育人过程中共同维持其平衡、演进和自适应,成为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延伸、强化和补充。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迭代课程体系架构

指向儿童想象力的科创主题活动课程在课程建设、环境营造、教学改进、活动设计、师生发展等方面均有实质性、可操作的路径和方法。但是社会的迅猛发展与技术的日新月异,现有的课程必将面临更新换代与迭代升级的考验,在科创主题活动课程的架构中将更多弘扬师生个性、主体性、创造性。

2.加强教师队伍培养

指向儿童想象力的科创主题活动课程对教师多学科知识、课程整合能力、专业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多元化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加强科创教师队伍建设,让教研组发挥更大的引领与带动作用,将成为提升科创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

四、下学期研究计划

1.为课题结题做好全面准备

为更有效地推进课题结题工作,把近四年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组织课题组核心成员召开结题筹备会,解读关于课题结题所需材料、步骤、细节及相关要求,从课题研究的规范性以及资料收集方法两方面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并对后期结题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课题组成员共同商议结题成果的形式、材料形成格式框架等,并对如何进行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进行分工,以求最大限度保证结题工作的质量和时效性。

2.升格课程内涵研究

美国21世纪学习联盟确定的21世纪学生必须具备最重要的四个学习技能“4C”:批判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这些都对学校持续推进指向儿童想象力的科创主题活动课程带来新的启发:聚焦“4C”的主题式整合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关联性与序列化的主题课程的推进,探究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结构和程序;突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综合与融通,探索、组建小组合作学习机制或建立多种类型的学习共同体。

课题研究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县市(区)课题管理部门意见



单位盖章


   

课题立项部门意见





单位盖章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子冈路22号 电话:0512-53839910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