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1.为保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充分调动学校教育科研人员及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特制定本制度。
2.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坚持“在理论指导下总结实践经验、以提高为目的加强科研普及”的原则以及“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学校工作全局”的方针,着眼于科学预见学校办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致力于总结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勤奋严谨,勇于钻研,努力提升学校教育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为学校内涵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科研保障。
二、组织管理制度
3.组织机构
学校科研部门由三级组织机构组成。校长室总体负责学校科研,下设教科室专门负责科研管理与教科研研究。教科室对口各教研组长,由教研组长具体负责本组科研任务的收集与汇总,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科研实践。
4.人员设置
教科室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
5.教科室职责
教科室是学校的重要职能部门,由校长室领导,对校长室负责。教科室负责全校教育科研的指导与管理、课题研究与总结、校级文案的撰写、情报与资料的汇总与分析等工作,同时协助德育、教导处开展各类教师培训与校际教育教学研讨交流等工作。
6.人员职责
全面负责教科室工作,协助校长室做好上级对学校的督察工作,负责课题的申报、立项与研究指导,做好教师科研培训工作,开展教师科研成果的汇总、集结,组织开展教师科研成果的评价等工作。
三、课题管理制度
7.课题申报与评审
在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科室指导下,开展太仓市级及以上级别课题的申报工作。申报课题应围绕学校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及重要突破口进行申报、开展研究。
积极聘请专家,在专家指导下,做好立项调研及其他工作。
8.课题的过程管理
按照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科室要求,严格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研究前,教科室应督促课题组按照科研要求和研究步骤,科学、有序、扎实地开展研究。研究中,教科室要指导并督促课题组做好资料汇总、案例收集及报告撰写等工作,并配合上级做好开题报告、中期检查与结题审查工作。
课题研究实施网络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1)课题研究资料上传时间以网络显示的发布时间为准。
2)对于在一个学期内没有按规定开展活动及发布资料的课题,作撤项处理,并予以网上公示。撤项课题主持人不得申报新的课题。
3)在课题立项3个月内,完成对各项课题网络发布基础资料的评分工作,分值直接计入课题总得分。
4)每月对活动资料中的“研讨活动”材料进行分数评定,每学期末组织校际网络化交互检查和学习,评定“学期汇报”分数。每年度活动资料成绩=研讨活动10个月累计成绩+学期汇报2次累计成绩。授理结题申请时,根据课题研究实际时间计算活动资料年平均分值计入课题总得分。
5)每月对研究成果以累计方式进行分数评定,评分不封顶,直接计入课题总得分。
6)授理课题结题申请时,核查成果鉴定资料,评定分值,直接计入课题总得分。成果鉴定资料不全则不予鉴定。
7)授理课题结题申请时,根据基础资料、活动资料、成果资料的总成绩,评定课题研究工作相应等第。“不合格”的课题不予结题。
8)课题研究工作获得“良好”及以上等第的课题有资格参加相关科研成果评奖。
9)在课题研究网络管理的过程中,各级课题管理部门要主动发现并跟踪了解课题研究典型,即时撰写成果简报,组织示范性成果的集中展示活动,推广经验成果。
10)市教科院要做好示范性课题的链接工作,使其进入“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网站公开展示,宣传表彰。
11)市教科院负责网上公示年度结题课题名录及课题撤项情况。
9.研究时间
太仓市及以上级别课题研究时间一般为二至三学年,省级课题为三到五年。
10.课题组组长工作职责
课题组组长是课题组开展研究活动的负责人与组织者,负责课题的申报、研究计划的确定及课题研究的推进等具体事务。
四、科研情报与档案管理制度
11.科研情报管理
搜集并汇总教育科研情报,分类整理、专题汇总、为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及广大教师提供科研情报服务。
12.档案管理
收集并汇总各级课题资料如开题论证、过程实施及结题论证等相关资料,建设科研课题档案。整理并汇总教育科研日常管理资料,如各种会议记录及工作方案等。汇总各类学习材料,如各级培训资料、校本培训资料等。汇总各类科研成果资料,如学校及教师科研获奖记录等。
五、经费管理及使用
13.经费申请
教科室负责科研经费的年度申请及日常管理。
14.经费来源
教育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有关部门下达的科研课题资助费及学校划拨的教研科研经费。
15.使用范围
课题开题相关费用、研究过程中所需的会议费、差旅费、文献资料查阅及采购、课题结题、科研活动奖励与补贴。
六、科研奖惩制度
16.奖励制度
将教师教科研成果纳入教师个人考核。视教师参与教科研成效进行物质奖励。
18.资助暂停制度
有以下情况之一,暂停课题资助或收回已发科研资金:未按时完成课题任务,课题完成质量未达标,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不诚信行为。
七、其他
19.学习培训制度
配合德育处及教导处,做好教师培训。在校长室领导下,确定学期培训主题。征询德育及教导处意见,做好培训所需文献资料或其他情报的采集整理工作。配合两处,汇总教师培训资料,做好档案整理。
20.科研成果评选评制度
每学年对校级课题成果进行评选,分出不同等第。结合“畅想杯”、“思维课堂”论文(案例)选评,组织好校内的评选。把论文(案例)的撰写与校级课题及教育教学学期小结相结合,扩大教师的参与面。对参赛教师的论文(案例)的评选过程分三轮。第一轮,教科室对教师上交论文进行初选,主要从文章的总体质量及诚信度上进行把关。第二轮,由学校论文评选委员会对获得复评资格的论文进行评选。第三轮,由教科室按照学科均衡等原则进行最后评选,确定送评文章。
21.科研成果推广制度
收集、汇总教师科研成果,做好校内校外的交流和推广工作。面向校内,通过校园网、校内交流等渠道推广教师科研成果。面向校外,积极向《太仓教育》等学术刊物推荐教师科研成果,争取发表。定期将教师的科研成果结集汇编后发给每位教师。